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夫妄心则动也,照心非动也。恒照则恒动恒静,天地之所以恒久而不久也。照心固照也,妄心亦照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息。”有刻暂停,则息矣,非至诚无息之学矣。
【诗句】
来书云:“下手工夫,觉此心无时宁静,妄心固动也,照心亦动也。心既恒动,则无刻暂停也。”
【译文】
您来信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心无法时刻保持平静,妄念当然会动,但照见的心也是在动。既然心总是在动,那么就无法时刻保持静止状态。”
【注释】
- 来书:指陆原静的来信。
- 下手工夫:指修行或学习的方法、技巧。
- 此心:指自己的心。
- 妄心:非真实之心,即世俗之念。
- 照心:对内心的观察与觉察。
- 恒动恒静:永远处于动的状态而保持静的本质。
- 其为物不二:它的本质是单一的,没有两个面。
- 则其生物不息:则表示如果……就……,生生不息表示万物不断生长发展。
- 有刻暂停:存在一刻的停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行的看法。他认为人在修行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心无法完全静下来,这是因为妄念(世俗之念)在起作用。即使照见自己的心也是在动。因为心始终处在动态之中,所以无法实现一刻的静止。这种状态正是天地永恒不息的原因。同时,作者提出“其为物不二”,意味着心的本质是单一的,没有对立和分裂。因此,只有通过不间断的照见,才能达到生生不息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