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上事。”

先生曰:“众人亦率性也,但率性在圣人分上较多,故‘率性之谓道’属圣人事。圣人亦修道也,但修道在贤人分上多,故‘修道之谓教’属贤人事。”

又曰:“《中庸》一书,大抵皆是说修道的事,故后面凡说君子,说颜渊,说子路,皆是能修道的;说小人,说贤、知、愚、不肖,说庶民,皆是不能修道的。其他言舜、文、周公、仲尼至诚至圣之类,则又圣人之自能修道者也。”

诗句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九
问:“《修道说》言‘率性之谓道’,属圣人分上事;‘修道之谓教’,属贤人分上事。”

译文

有人问:“在《修道说》中说,‘率性之谓道’是关于圣人的事情;而‘修道之谓教’则属于贤人的事情。”

注释

  • 率性:指按照本性行事。
  • 修道:指修养道德。
  • 圣人:指道德高尚的人。
  • 贤人: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
  • 分上事情:指根据人的德行高低来安排他们的职责和任务。
  • 自能修道者也:指那些能够自己修行、达到道德高尚境界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解释《修道说》中的两个术语“率性”和“修道”,以及它们与圣人和贤人的关系,阐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本善(率性)与后天努力(修道)的辩证关系。诗中指出,尽管众人都遵循本性,但在德行修养上,圣人的成就更为显著。同样,尽管贤人和普通人都在追求道德修养,但圣人在这方面的努力更为突出。此外,诗中提到《中庸》一书主要讲述的是修道之事,而其他如孔子、周公、颜渊等人则是自能修道者。这反映了儒家对于不同层次的道德修养者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