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

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终始是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这首诗是王阳明在回答门人黄省曾的提问时所记录的。他解释了“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的问题。

王阳明指出,事物之间的厚薄是有其自然规律的,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一体一样。他以自己的手足来比喻保护头部和眼睛的行为,说明这种行为并非故意偏袒某一部分,而是出于自然的本能。

王阳明进一步解释,人们对待禽兽和草木的态度也遵循这一原则。如果把草和树木用来喂养禽兽,那么人们也会对那些被饲养的禽兽心生怜悯;同理,人们对待家人和朋友也是如此。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因为亲近就忽视了他人的利益。

王阳明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他认为,人们在处理至亲和路人之间的关系时,应该选择牺牲自己以救亲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无辜的人。这是因为人们对待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的爱的基础上的,这种爱是超越一切的。

他还引用了《大学》中的一段话:“《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来说明他的观点。他认为,人们应该在遵循良知的自然条理的同时,也要学会在必要时牺牲自己以救亲人。这是一种既符合道德又合乎逻辑的选择。

这首诗表达了王阳明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并爱护所有人,不应该因为他们与我们的关系远近而有所偏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仁民爱物的理念,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