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

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是友愧谢。

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

在座者皆悚然。

诗句解读: -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一位朋友在静坐时,想要去除内心的名利和欲望。这里的“名”指的是名誉;“色”是指美色;“货”则可以理解为物质财富;“根”指的是这些欲望的根本。他担心这样做可能会伤害自我。

译文

  • 一友问:“想在静坐时,将好名声、美色、物质的欲望等根基一一查找,清除它们,这会不会像割掉自己的肉一样造成痛苦呢?”:一个朋友想清理自己内心的欲望。

注释及赏析

  • “一友问” - 表明这是一次对话,询问者是一位朋友。
  • “欲于静坐时” - 表示在安静的时候进行思考或反省。
  • “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这里的“根”指的是根本,即深层的欲望或念头。
  • “逐一搜寻” - 表示深入地寻找并分析这些欲望的源头。
  • “扫除廓清” - 清除并消除这些根源,使心灵达到一种净化状态。
  • “恐是剜肉做疮否?” - 担忧这样的清理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就像用刀割肉后再缝补伤口一样,会留下伤痕。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过度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否定可能导致的痛苦。
  • “先生正色曰” - 表明老师对此问题严肃回应。
  • “真是去得人病根” - 指出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治愈人的病根,即深层的问题根源。
  • “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 - 暗示即使有更高深的修养,也需要不断地去审视和清理内心的杂念。
  • “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坏我的方子!” - 鼓励对方继续实践,但也提醒对方要注意方法,防止过度伤害自己。
  • “是友愧谢” - 朋友感到惭愧,感谢先生的教诲。
  • “少间曰”与“此量非你事” - 表明不久之后有人插话,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是该友人的事,可能是门内更有经验的人提出的建议。
  • “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 - 这是门中稍微懂得一些道理的人给出的解释,认为这位朋友可能误会了老师的本意。
  • “在座者皆悚然” - 所有在座的人都感到非常震动和震惊。

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到修行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不断探索和清理。这个过程需要谨慎和智慧,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它也强调了修行者的谦逊和自知之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在困扰和问题,应当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态度来面对和解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