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夭寿不二”。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诗句释义

  • 夭寿不二:寿命长短并不重要。
  • 学问功夫:对学问和功夫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 一切声利、嗜好:世间所有的声名利益和兴趣爱好。
  • 脱落殆尽:彻底摆脱。
  • 生死念头:关于生与死的忧虑和思考。
  • 毫发挂带:细微之处的牵挂。
  • 于全体有未融释处:在整体中还有没有理解或者解决的部分。
  • 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人的生死观念往往是从生命本身的根本上带来的,因此不容易改变。
  • 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如果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得到解决,那么整个人的内心世界就会像水一样流畅,没有任何阻碍,这才是真正达到本性和生命极限的学习方式。

译文
学习的过程应该深入到一切声名利益和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彻底摆脱它们。然而,我们心中仍然会有一些关于生死的忧虑和思考,这是由于我们从生命本身的根本上就受到了影响。因此,这些担忧和顾虑不容易被消除。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得到真正的理解和通透,那么我们的内心就会像水一样顺畅无阻,这就是我们真正达到了本性和生命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阳明对学问的理解。他认为学问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生死的本质,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这种思想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自我觉醒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