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

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

诗句释义:

  • 问:“孔子所谓远虑,周公夜以继日,与将迎不同。何如?”:这是孔子和周公的比较,孔子强调的是长远的思考和考虑事情的本质,而周公则强调在夜晚持续思考和警惕,这涉及到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 先生曰:“远虑不是茫茫荡荡去思虑,只是要存这天理。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即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若只着在事上茫茫荡荡去思,教做远虑,便不免有毁誉、得丧、人欲搀入其中,就是将迎了。周公终夜以思,只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见得时,其气象与将迎自别。”:**这段话进一步阐释了“远虑”的含义。首先,远虑并不是盲目地想问题,而是需要深思熟虑,把握事情的本质和规律。其次,天理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它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它的敬畏之心。此外,天理也是良知,我们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学习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良知。如果只是简单地应付事情,而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那么我们的良知就会变得模糊不清。最后,周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夜晚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专注,这种精神状态使他能够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够保持冷静和清醒。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应对而不是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