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朱子作效验说,如何?”

先生曰:“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仁者以万物为体,不能一体,只己是私未忘。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所重不在此。”

【注释】

  1. 门人黄省曾录:指明代学者黄宗羲的《传习录》卷下,门人黄省曾所做的注。
  2. 一日克己复礼:指一天之内,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礼仪。
  3. 天下归仁: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你的仁爱。
  4. 朱子作效验说:指南宋朱熹对“一日克己复礼”的解释,认为通过实践来验证这一学说的效果。
  5. 圣贤只是为己之学:圣贤的学问是为了提升个人修养而学的。
  6. 重功夫不重效验:重视实践的过程,而不过分追求效果或结果。
  7. 仁者以万物为体:仁者认为万物都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没有私心。
  8. 不能一体,只己是私未忘:如果不能将万物都看作自己的身体,那么自己心中还存有私心。
  9. 全得仁体,则天下皆归于吾仁:完全领悟了仁道,那么天下的人都会成为你的信徒。
  10. “八荒皆在我闼”意:意思是无论哪里都是我的领域。八荒,指天下所有的角落。
  11. 天下皆与,其仁亦在其中:天下人都归附于你,说明你的仁德已经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12. 如‘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亦只是自家不怨:就像“在家无怨”的意思一样,也是指你自己并不抱怨。
  13. 如‘不怨天,不尤人’之意:意思是不去埋怨上天,也不去责怪别人。
  14. 然家邦无怨,于我亦在其中:但是家中和国家都没有怨言,这些对你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15. 但所重不在此: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所关注的并不在于这些外在的荣誉和成就。

【赏析】
本段主要讨论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朱子对此的解释过于注重实践的效果,而忽视了仁的本质。圣贤的学问是为了提升个人修养,而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什么。真正的仁者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他的身体,不应该有私心。只有当他完全领悟了仁道,才能使天下人都成为他的信徒,这才是真正的影响力。同时,他也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在家中、在社会上都不抱怨,那这些对他而言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最后,他强调,他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些外在的荣誉和成就,而是内心的修养和自我超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