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这首诗是王阳明的《传习录》中的一段,原文如下: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译文:
心并不是一块血肉,而是所有的感觉和知觉都是心的体现。就像我们用耳朵听声音,用眼睛看东西,用手脚感受疼痛和瘙痒一样。这些感觉和知觉就是我们的心。
注释:
- “心不是一块血肉”:这句话表达了心的本质不是物质实体,而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性存在。
- “凡知觉处便是心”:这句话强调了心的表现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有了感觉和知觉的地方,那里就有心的存在。
- “耳目之知视听”:这里的“视听”指的是听觉和视觉,是人的一种基本感官功能。
- “手足之知痛痒”:这里的“痛痒”是指人体的触觉和痛觉,也是人的另一种基本感官功能。
- “此知觉便是心也”:这句话总结了前文的观点,强调了一切的知觉和感知都是心的体现。
赏析:
这段诗是王阳明对于心的解释,他认为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器官,更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王阳明认为,我们的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有我们的身体在活动,我们就能感受到各种感觉和知觉。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哲学思考,它告诉我们,心不仅是我们的思考和意识,更是我们与世界接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