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及余家之寄园,一带湖庄,仅存瓦砾。则是余梦中所有者,反为西湖所无。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因想余梦与李供奉异。供奉之梦天姥也,如神女名姝,梦所未见,其梦也幻。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于徐,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二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余犹山中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齑瑶柱,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诗句解析
-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切思念和长时间未能见到西湖的遗憾。
- 不辰:指不顺的时候,这里指人生遭遇不佳。
- 阔别:长时间的分离。
- 西湖:指的是杭州西湖。
- 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尽管现实中无法见到西湖,但西湖始终存在于诗人的梦境中。
- 无日不入:每天。
- 吾梦中:在梦中。
- 而梦中之西湖,未尝一日别余也:梦中的西湖永远不会与诗人分离。
- 未尝一日别余:从未离开过诗人。
- 前甲午、丁酉,两至西湖:诗人在两个特定年份(甲午和丁酉年)回到过西湖。
- 甲午、丁酉:古代干支纪年法,甲午和丁酉对应具体年份。
- 如涌金门商氏之楼外楼,祁氏之偶居,钱氏、余氏之别墅…:描述了诗人曾经游览的一些著名景点,如涌金门外的楼外楼、祁家的小居等。
- 如…之:如同……的一样。
- 楼外楼:一种建筑风格的名字。
- 偶居:偶尔居住的地方,可能是指一些小型的私人住所或庭院。
- 钱氏、余氏之别墅:指的是钱家和余家的豪华私宅。
- 及至断桥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如洪水淹没:到了断桥处,诗人看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完全不同,仿佛失去了所有往日的记忆。
- 如洪水淹没:形容景象的突然改变之大,如同被洪水所淹没。
- 弱柳夭桃、歌楼舞榭:都是描述西湖美景的词汇,这里用来形容过去的景色。
- 余乃急急走避:诗人感到不安,赶紧避开。
- 急急走避:迅速而迅速地离开。
- 谓余为西湖而来,今所见若此,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认为来到西湖是来寻找自己的梦,而现在看到的西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不如保持梦中的西湖不变。
- 谓余为西湖而来:以为我是来西湖的。
- 今所见若此:现在所看到的。
- 反不若保我梦中之西湖,尚得完全无恙也:与其现实之中见到如此破败的西湖,还不如保持梦中的西湖完整无瑕。
- 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当儿辈询问时,诗人只是随意讲述,其实都是梦境中的幻象,既不是噩梦也不是呓语。
- 儿曹:年轻一代的孩子。
- 诘问:询问。
- 偶为言之:有时候会说出来。
- 总为梦中说梦:总是在梦中讲梦。
- 非魇即呓也:既不是噩梦,也不是梦话。这里可能指的是梦和现实的界限模糊,难以分辨真伪。
- 因作《梦寻》七十二则:因此创作了《梦寻》一书,共72篇。
- 作:创作。
- 《梦寻》七十二则:书名。
- 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将作品留给后世,让后人能够从中窥见西湖的真面目。
- 留之后世:留给后世。
- 以作西湖之影:作为西湖的形象。
译文
我的一生并不顺遂,与西湖分别已有二十八年,然而无论何时进入西湖的梦境,梦中的西湖始终没有离开过我。前两次(甲午年和丁酉年)重回西湖,看到的景象已与以往大相径庭,昔日那些弱柳夭桃、歌楼舞榭都如同洪水般消失不见。我急忙离开,认为我是为西湖而来,但现在看到的西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还不如保持梦中的西湖完整无恙。因此,我写下了《梦寻》七十二则,留给后世,让后人能通过这些文字了解西湖的真实面貌。我还是那个山中人,从海上回来后,对海中的美食赞不绝口,家乡的人都来争抢品尝。唉!金齑瑶柱虽然美味,但是吃多了就会觉得空虚,这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