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出辽海,为风涛漱击,形如巨浪跳蹴,遍体多著波纹,常开平王得之辽东,辇至京。开平第毁,谓木龙炭矣。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火不及,惊异之,遂呼为龙。不知何缘出易于市,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进鲁献王,误书“木龙”犯讳,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先君子弃世,余载归,传为世宝。丁丑诗社,恳名公人赐之名,并赋小言咏之。周墨农字以“木犹龙”,倪鸿宝字以“木寓龙”,祁世培字以“海槎”,王士美字以“槎浪”,张毅儒字以“陆槎”,诗遂盈帙。木龙体肥痴,重千馀斤,自辽之京、之兖、之济,由陆。济之杭,由水。杭之江、之萧山、之山阴、之余舍,水陆错。前后费至百金,所易价不与焉。呜呼,木龙可谓遇矣!

余磨其龙脑尺木,勒铭志之,曰:“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又曰:“扰龙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陶庵梦忆的《木犹龙》一文,描绘了木犹龙这一奇特生物的形象及其传奇经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木犹龙出辽海

  • 解释:木犹龙出自于辽海,意味着它从大海中诞生。

为风涛漱击

  • 解释:被风浪冲刷,形容其经历过激烈的自然环境考验。
  • 注释:漱击,指冲刷、冲击。

形如巨浪跳蹴

  • 解释:形状像巨大波浪跳跃。
  • 注释:跳蹴,形容跳跃的动作。
  • 赏析:形象地描述了木犹龙在海浪中跳跃的姿态。

遍体多著波纹

  • 解释:全身上下布满波纹,显得十分生动。
  • 注释:着,附着。
  • 赏析:通过“波纹”这一细节描写,增强了木犹龙形象的生动性。

常开平王得之辽东

  • 解释:常开平王在辽东得到了它。

辇至京

  • 解释:用辇车运到了京城。

及发瓦砾,见木龙埋入地数尺

  • 解释:挖开瓦砾时,发现了埋藏的木犹龙,埋入地下有好几尺深。
  • 注释:及,等到。
  • 赏析:此处展示了木犹龙的神奇和珍贵程度。

火不及,惊异之

  • 解释:由于没有立即被火焰烧毁,因此对它感到惊讶。
  • 注释:不及,未及,未能。
  • 赏析:反映了木犹龙的稀有和珍贵。

遂呼为龙

  • 解释:于是给它起名为“龙”。

不知何缘出易于市

  • 解释:不知道是什么缘分让它从市场出现并流传至今。
  • 注释:缘,缘分,机遇。
  • 赏析:这里体现了木犹龙的不凡经历和人们对它的神秘感。

先君子以犀觥十七只售之

  • 解释:先祖将犀觥(一种酒杯)共17只卖给了木犹龙。
  • 注释:犀觥,古代的一种酒杯。
  • 赏析:通过这个行为,展现了家族对木犹龙的重视和保护。

进鲁献王,误书犯讳

  • 解释:献给鲁献王时,误将“木龙”写成了“木龙”,导致犯了忌讳。
  • 注释:进,贡献给。
  • 赏析:体现了历史文献记录的严谨性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峻辞之,遂留长史署中

  • 解释:因冒犯忌讳而遭到严厉拒绝,最终留在了长史署中。
  • 注释:辞,拒绝。
  • 赏析:展示了木犹龙的不凡之处以及人们对于传统规范的尊重。

余载归,传为世宝

  • 解释:我把木犹龙带回了家,并将它作为传世之宝。
  • 赏析:表达了对木犹龙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丁丑诗社,恳名公人赐之名,并赋小言咏之

  • 解释:在丁丑年诗社集会上,恳求名公们赐予木犹龙一个名字,并创作了小诗来赞美它。
  • 注释:丁丑年,指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年份。
  • 赏析:展现了诗人与木犹龙之间的深厚情感和诗歌创作的才华。

周墨农字以“木犹龙”

  • 解释:周墨农为木犹龙取了一个名字“木犹龙”。

倪鸿宝字以“木寓龙”

  • 解释:倪鸿宝为木犹龙取了一个名字“木寓龙”。
  • 赏析:这两个名字都富有创意,体现了人们对木犹龙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祁世培字以“海槎”

  • 解释:祁世培为木犹龙取了一个名字“海槎”。

王士美字以“槎浪”

  • 解释:王士美为木犹龙取了一个名字“槎浪”。
  • 赏析:这些名字也都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木犹龙的特点。

张毅儒字以“陆槎”

  • 解释:张毅儒为木犹龙取了一个名字“陆槎”。

诗遂盈帙

  • 解释:因此,诗作非常多,装满了书籍的卷轴。
  • 赏析:表达了对木犹龙的喜爱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烟云灭没;谓有龙焉,呼之或出。又曰:“扰龙张子,尺木书铭;何以似之?秋涛夏云。”

  • 解释:描述了木犹龙在夜晚遭遇狂风暴雨的景象,以及它在海立山崩的场景中显现出化石的形态;又提到木犹龙仿佛有生命,呼唤时可能会出来。还引用了一句诗来形容木犹龙的美丽和珍贵。
  • 注释:夜壑风雷,骞槎化石,海立山崩等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
  • 赏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木犹龙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通过诗句的形式向读者传达了对木犹龙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