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跨苍头颈,犹及见王新建灯。灯皆贵重华美,珠灯料丝无论,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大是闷人。余见《水浒传》“灯景诗”有云:“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已尽灯理。余谓灯不在多,总求一亮。余每放灯,必用如椽大烛,专令数人剪卸烬煤,故光迸重垣,无微不见。十年前,里人有李某者,为闽中二尹,抚台委其造灯,选雕佛匠,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灯成而抚台已物故,携归藏椟中。又十年许,知余好灯,举以相赠,余酬之五十金,十不当一,是为主灯。遂以烧珠、料丝、羊角、剔纱诸灯辅之。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采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划规矩,匠意出样,剔纱为蜀锦,墁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些,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余一小傒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鼓吹弦索,厮养臧获,皆能为之。有苍头善制盆花,夏间以羊毛炼泥墩,高二尺许,筑“地涌金莲”,声同雷炮,花盖亩馀。不用煞拍鼓饶,清吹唢呐应之,望花缓急为唢呐缓急,望花高下为唢呐高下。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余敕小傒串元剧四五十本。演元剧四出,则队舞一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其间浓淡繁简松实之妙,全在主人位置。使易人易地为之,自不能尔尔。故越中夸灯事之盛,必曰“世美堂灯”。
【诗句】
儿时跨苍头颈,犹及见王新建灯。
灯皆贵重华美,珠灯料丝无论,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缨络罩之。
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大是闷人。余见《水浒传》“灯景诗”有云:“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已尽灯理。
余谓灯不在多,总求一亮。余每放灯,必用如椽大烛,专令数人剪卸烬煤,故光迸重垣,无微不见。
十年前,里人有李某者,为闽中二尹,抚台委其造灯,选雕佛匠,穷工极巧,造灯十架,凡两年。灯成而抚台已物故,携归藏椟中。又十年许,知余好灯,举以相赠,余酬之五十金,十不当一,是为主灯。
遂以烧珠、料丝、羊角、剔纱诸灯辅之。而友人有夏耳金者,剪采为花,巧夺天工,罩以冰纱,有烟笼芍药之致。更用粗铁线界划规矩,匠意出样,剔纱为蜀锦,墁其界地,鲜艳出人。耳金岁供镇神,必造灯一些,灯后,余每以善价购之。
余一小傒善收藏,虽纸灯亦十年不得坏,故灯日富。又从南京得赵士元夹纱屏及灯带数副,皆属鬼工,决非人力。
灯宵,出其所有,便称胜事。鼓吹弦索,厮养臧获,皆能为之。有苍头善制盆花,夏间以羊毛炼泥墩,高二尺许,筑“地涌金莲”,声同雷炮,花盖亩馀。不用煞拍鼓饶,清吹唢呐应之,望花缓急为唢呐缓急,望花高下为唢呐高下。
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余敕小傒串元剧四五十本。演元剧四出,则队舞一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其间浓淡繁简松实之妙,全在主人位置。使易人易地为之,自不能尔尔。
故越中夸灯事之盛,必曰“世美堂灯”。
【译文】
小时候我曾骑在仆人的肩上,还能看见王新建的灯笼。
这些灯笼都是贵重华丽,珠灯、料丝等无论哪种,即使是羊角灯也是描金精细,用缨络装饰。
挂满百盏灯笼还须手持蜡烛走动,非常闷人。我在《水浒传》中读到“灯景诗”说:“楼台灯火通明亮,车马来往人观赏。”就已经完全理解了灯的意思。
我认为灯不在乎多少,只要明亮就好。我每次放灯笼的时候,都使用如椽大烛,专门让几个人剪去烧剩的煤块,所以光芒直射重墙之内,没有一点漏光。
十年前,村里有个姓李的人当上闽中的两个县尹,巡抚大人让他制作灯笼,挑选雕刻佛像的工匠,工艺极其精美,制作了十座灯笼,一共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完成。灯笼完成后抚台已经去世了,把灯笼带回家藏在柜子里。又过了十年,我听说我喜欢灯笼,就送给我一盏。我给他50文钱作为酬谢,10文不到一灯,这是最好的灯笼。
于是再加上烧珠灯笼、料丝灯笼、羊角灯笼和剔纱灯笼等来辅助照明。而我的朋友夏耳金善于剪取花纸制作花灯,技艺高超到可以与自然媲美,再用冰纱罩住灯饰,仿佛烟雾缭绕的芍药花。再使用粗铁丝划分出图案的边框,匠人根据设计做出样品,再将剔纱做成蜀锦的样式,覆盖在花纹的周围,颜色鲜艳夺目。夏耳金每年负责给镇上的神祗供奉灯具,每次他都会制作一定数量的灯具,灯之后我常常以高价购买他的。
我有一个小仆人善于收藏,即使是纸制的灯笼也保存了十年也没有坏掉,所以我的灯笼越来越丰富。我又从南京得到了赵士元的夹纱屏风和灯带几副,全都是鬼神般的手艺,绝对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
夜晚点亮所有的灯,展示出来的一切就像是一场盛宴。吹打音乐、乐器演奏、仆人和家丁们也都参与其中。有一个仆人擅长制作盆花,夏天的时候他用羊毛炼泥墩,高二尺左右,堆砌起“地涌金莲”,声音就像爆炸一样,花朵遮盖了一大片土地。不用煞拍鼓饶,而是用清亮的唢呐声与之相配合,随着花的变化调整唢呐音调的快慢高低。
虽然不是演戏的剧目,但灯光的效果却让人感到非常愉快;如果没有乐队的演奏和舞蹈表演,那么灯光就不能充分展现出它的魅力。我命令小仆人编排元杂剧40多本。演出元杂剧4出的话,就需要进行一次队的舞蹈、一次鼓吹和一次弦乐演奏。这其中浓淡繁简、松紧适宜的巧妙之处,完全取决于主人的安排。让其他人去做这样的工作就不可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因此越中夸赞灯艺之美的事情,一定会提到“世美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