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余族弟卓如,美须髯,有情痴,善笑,到钞关必狎妓,向余噱曰:“弟今日之乐,不减王公。”余曰:“何谓也?”曰:“王公大人侍妾数百,到晚耽耽望幸,当御者不过一人。弟过钞关,美人数百人,目挑心招,视我如潘安,弟颐指气使,任意拣择,亦必得一当意者呼而侍我。王公大人岂过我哉!”复大噱,余亦大噱。
【注释】
见:看见。
余:我。族弟:同族的兄弟,这里指作者的弟弟。卓如:作者弟弟的名字。美须髯:胡须漂亮。有情痴:很有爱情。善笑:很会笑。钞关:关口,是出关的地方。狎妓:狎玩妓女。当御者:侍奉皇帝的人。王公大人:指高官显贵的男子。耽耽望幸:苦苦盼望着得到宠幸。颐指气使:指挥别人做事。潘安:东晋时的美男子,字安仁。任意拣择:随意挑选。亦必得一当意者呼而侍我:也一定会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人喊过来服侍我。王公:指高官显贵的人。岂过我哉:难道比我差吗!
【赏析】
这首小诗通过作者的弟弟向作者述说与妓女之间的交往,表现了封建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全诗语言平易,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见老鸨,受饿、受笞俱不可知矣。”开头四句写主人公在出关时,见到一个老鸨,受到她的种种刁难,既挨饿又挨打,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屈辱生活。
这几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所遭受的磨难。他既没有钱买食物充饥,又受到鸨儿的虐待,被打得皮开肉绽,十分可怜。
“余族弟卓如,美须髯,有情痴,善笑,到钞关必狎妓,向余噱曰:‘弟今日之乐,不减王公。’余曰:‘何谓也?’”这几句写主人公的弟弟来到关卡,看到许多妓女,于是便与她们调情取乐。他对哥哥调侃道:“你今天的快乐,不亚于王公大人。”哥哥听了之后,不禁笑了起来。
这几句诗通过对弟弟的描述,展示了他与妓女之间轻松愉快地交流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美须髯”、“有情痴”和“善笑”,都描绘出了弟弟的形象特点。特别是“善笑”一词,不仅表现出他善于观察事物的特点,还揭示了他的性格特点——开朗、乐观。
“复大噱,余亦大噱。”最后四句是哥哥对弟弟的回答。他听了弟弟的话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里的关键词“大噱”和“余亦大噱”,都表现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相互间的玩笑和调侃。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和弟弟在关卡上的情景描写,展示了他们在封建社会的底层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困苦。同时,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调侃和玩笑。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性格各异但彼此相亲相爱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