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场。
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注释】
蓐食:指早晨。
惨惨:形容霜雪洁白的样子。
剧孟:西汉人,以侠义闻名于世。
颉颃:指鸟相斗貌。
麋鹿场:是古代学校名。
中心:内心。
【赏析】
《古意》二十首,选自《文苑英华》卷七二五。这是其中第五篇。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一幅清高脱俗、不慕荣利的士子形象。
“路逢二三子”,三字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被服儒衣裳”,写出士子的形象。“少长各有礼”,突出了士子之有节操。“讲诵麋鹿场”,说明他爱好的是文化。“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写士子与这些“二三子”的关系。这几句诗,把一个不慕荣利、清高脱俗的士子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传神。
此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开头两句写士子的清高脱俗,“惨惨践严霜”,是说霜露沾衣,可见其清寒,也见其清高;但更可看出其不慕荣利。“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是说士子要到哪里去,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而“千里赴洛阳”,则又表明他要到那里去做官,这既显示了其清高,也显示了他的任侠之气。“剧孟”二字,使诗中的任侠之气更为突出。“我愿从之游”,表明自己愿意追随他,这就把诗中士子的形象更加鲜明地勾画出来。最后两句,“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写他们衣着儒衫,是说他们的装束儒雅,但也显示出他们的任侠气;“少长各有礼”,写他们的礼节周到,但同时也表现出他们的有节操。
此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前四句用典写士子,后四句写士子与二三子的关系,都显得十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