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高侯爱写竹,一扫生绡数十幅。
风影翩翩此两枝,湘君遗佩湘江曲。
兵戈十年翻地轴,零落残纨如断玉。
晴轩试挂惊老目,素壁清飙拂寒绿。

【注释】墨竹歌其一:墨竹歌,题名。墨竹:指墨画的竹子。高侯:唐李思训,字茂昭,封高邑侯。爱写竹:喜爱作画。湘君遗佩:传说中的楚王之妻湘夫人,被丈夫遗弃后,游于洞庭湖,投水自尽,化为湘水女神,人们称她为“湘君”。《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此指湘妃的衣带钩。湘江曲:《太平御览》卷七百四十二引《荆州图记》曰:“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湘君》《湘夫人》、《大司命》,皆所造也。”兵戈:兵器与战争。《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时奏,使民知神奸。”此处用来形容兵灾战乱。地轴:地球的轴线。零落:残破。残纨:破旧的衣服。断玉:像玉一样碎裂。晴轩:晴朗的窗户。素壁:墙壁的本色。清飙:凉爽的风。拂寒绿:吹拂着寒冷的绿色植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以咏墨竹为主题的诗。房山李思训(李高),号高侯,唐代画家。此诗当为其咏墨竹作品。

第一句“墨竹歌 其一”是诗题。“墨竹”,即用墨水画的竹子。“其”字代指作者自己。首联“房山高侯爱写竹,一扫生绡数十幅”是说房山李高侯喜好写竹,他挥笔如椽,一口气就画出了几十幅生绢上的竹。“生绡”,古代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织品,这里指的是生绢,也就是生绸。“一扫”,即一气呵成,一笔扫过,非常迅速地画完了所有的竹枝。“数十幅”,指很多幅。这句是说房山高侯的竹画非常快、很生动。

第二句“风影翩翩此两枝”是说这两只竹枝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跳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可以听到风吹过竹叶的声音,还可以看到竹枝随风飘舞的样子。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美丽姿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三句“湘君遗佩湘江曲”是说这两支竹枝好像是湘君的遗物,它们生长在湘江的弯曲之处。这句诗将竹子与湘君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湘江是中国湖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它流经许多城市和乡村,是湖南人民的母亲河。湘江弯曲的地方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赏景。这里的“江曲”就是指湘江的弯曲之处,也是诗人心中的故乡所在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四句“兵戈十年翻地轴,零落残纨如断玉”是说经历了十年的战争,大地被翻了个底朝天,只剩下一些破碎不堪的衣物。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程度,让人深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在战争中,人们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人失去了家园、亲人和朋友。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和平时期,才能真正恢复元气,重建家园。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生活的重要性。

第五句“晴轩试挂惊老目”是说在晴朗的日子里,我试着把这两枝竹子挂在窗户上,让它们受到阳光的照耀。这句诗通过想象的画面,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事业,很少有机会停下脚步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因此,这句诗提醒我们要珍惜大自然的美好,时刻保持一颗热爱自然的心。

第六句“素壁清飙拂寒绿”是说这清凉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素色的墙壁,使得那青葱的竹子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之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景和生命的美好。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时,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欣赏和珍惜。这句诗提醒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美丽姿态以及与之相关的景物和情感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