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池流水乱穿沙,料峭东风鬓影斜。
残粉腊催梅褪瓣,嫩黄晴转柳生芽。
墓亭瓦落松飘子,隧道泥干藓蚀花。
碣石有题惭未勒,幽光潜德思无涯。
乙丑春拜先垄于潘超村
芳池流水乱穿沙,料峭东风鬓影斜。残粉腊催梅褪瓣,嫩黄晴转柳生芽。
墓亭瓦落松飘子,隧道泥干藓蚀花。碣石有题惭未勒,幽光潜德思无涯。
注释:
- 芳池:美丽的池塘
- 流水:流动的水
- 乱穿沙:随意地穿过沙子
- 风:春风或东风
- 鬓影斜:指头发因风吹而倾斜
- 残粉:凋谢的花瓣
- 腊催:腊月催熟
- 梅褪瓣:梅花凋谢
- 晴转柳:晴朗的天气让柳树发芽
- 墓亭:墓地旁的小亭
- 飘子:飘落的松果
- 隧道:地下通道的狭窄部分
- 泥干:泥土干燥
- 藓蚀花:苔藓侵蚀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诗人在乙丑年春季到访潘超村的墓地,看到了池塘中的流水、随风摆动的头发、以及凋谢的梅花和生长的柳树。这些自然景象被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来。特别是“残粉腊催梅褪瓣”和“嫩黄晴转柳生芽”,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季节更替的特点,也展示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同时,诗歌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此外,诗中提到的“墓亭瓦落松飘子”和“隧道泥干藓蚀花”等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使有些诗句未能刻碑留念,但诗人心中所蕴藏的美德与智慧却是无穷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