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岩下梅,瘦若松上鹤。
时闻九皋唳,孤响振云壑。
仙籍登玄都,文藻通紫阁。
诗魂不可招,荒坟雨苔剥。
注释:
- 清如岩下梅,瘦若松上鹤:形容人清雅纯洁、高洁脱俗的品质。
- 时闻九皋唳,孤响振云壑:形容人的名声远播,声名显赫。
- 仙籍登玄都,文藻通紫阁:形容人的才华出众,地位显赫。
- 诗魂不可招,荒坟雨苔剥:感叹人的离世后,其精神风貌依然存在,影响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叔直的《百哀诗》中的第九首,描绘了一位高贵而神秘的人物形象。
“清如岩下梅,瘦若松上鹤”这一联,以梅花和鹤为喻,赞美这位人物的高雅纯洁、超然物外的品质。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鹤则代表着长寿和吉祥,这两句诗将人物的品质和自然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人物的高洁品格。
“时闻九皋唳,孤响振云壑”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的名声远播,声名显赫。这里的“九皋”指的是深山之中,“唳”是一种鸟鸣声,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声誉如同高山上的回声,传播得广泛而深远。
第三联“仙籍登玄都,文藻通紫阁”则是对人物才华的赞美。这里的“仙籍”指的是神仙的名册,“紫阁”是指皇宫,象征着地位崇高。这两处描写都表达了人物的卓越才华和崇高地位。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末句“诗魂不可招,荒坟雨苔剥”。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意境,诗人感叹那位人物虽然已经离世,但其精神和影响力却依然存在,影响着世人。这种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物的敬仰和惋惜之情,也揭示了诗歌所承载的深刻内涵。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品质、声名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离世后影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那位人物的深深怀念和敬佩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即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