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女儿白于雪,县官娶作专房妾。
黄金翠羽绣罗襦,枕边誓死心不渝。
岂忆荣华草头露,好似青藤倚枯树。
一朝树倒藤无依,垂垂哀哭牵肠肚。
依稀无复半年春,新官到任遣媒人。
鸳鸯锦帐重还整,鸾凤金钗依旧新。
洞房更结叮咛语,却说新情多胜故。
自忿飞花逐水流,为怜娇蝶无莺妒。
伤心认著主衣裳,窗前临镜照新妆。
青铜欲待消磨尽,几度春风几断肠。
【注释】
鬼妾行: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关中:指长安。长安以东地区。
县官:古代称地方长官为“县官”。
专房:特指妻妾中地位最高的。
黄金翠羽绣罗襦(rú):指女子华贵的服饰。
枕边:床头。
草头露:草上的露水。
青藤倚枯树:像青藤一样攀附在树上。这里比喻新欢似旧爱。
一朝树倒藤无依:一旦树木倒下,藤就失去了依靠。
垂垂:形容悲痛的样子,如泪下不断。
依稀:隐约模糊。
重还整:重新整理。
更结叮咛语:再次嘱咐。
主衣裳:指妻子的衣饰。
几度春风几断肠:《诗经·王风·采葛》中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句,此处化用其意。
青铜:古铜器,这里喻指女子的贞节。
几度春风几断肠:指自己多次辜负了女子的心意,让她伤心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弃妇的怨情诗。全诗从女子被夫家休弃开始写起,然后写她的悲惨命运,最后写她的痛苦心情。
开篇即言:“关中女儿白于雪,县官娶作专房妾。”关中地区的女儿白皙如雪,县官将她娶为正室,也就是专房之妾。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女子的美丽,也写出了她的不幸。
“黄金翠羽绣罗襦”,这四句诗,描写了女子华丽的服饰和床上的誓死不渝。这里的“黄金”、“翠羽”、“绣罗”都是指女子的华丽服饰,而“枕边誓死心不渝”则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忠诚和坚定。这四句诗,既赞美了女子的美丽和爱情,也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好景不长,“岂忆荣华草头露,好似青藤倚枯树。”这里,诗人以草头的露水比喻女子的爱情,以青藤依附在枯树上比喻女子的命运。这句话,既写出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也预示了她即将面临的不幸。
“一朝树倒藤无依,垂垂哀哭牵肠肚。”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女子的命运比作一棵大树倒下了,藤蔓没有了依靠,只能哀哭着牵动着主人的心。这句话,既写出了女子的不幸遭遇,也写出了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关心。
诗人又写道:“依稀无复半年春,新官到任遣媒人。”这里,诗人用了一个时间上的对比,将女子的生活状态和过去相比,暗示她即将被抛弃。同时,诗人也通过派遣媒人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无奈。
“鸳鸯锦帐重还整,鸾凤金钗依旧新。”这里,诗人描绘了女子的新婚生活,虽然生活美好,但是心中却充满了空虚和孤独。
“洞房更结叮咛语,却说新情多胜故。”这句诗中,“洞房”指的是新婚的洞房,“叮咛语”指的是夫妻之间的亲密话语。这里,诗人用一个对比来表达女子对新情和新欢的喜爱胜过旧爱的思念。
“自忿飞花逐水流,为怜娇蝶无莺妒。”这句诗中,诗人用花的飘落、蝶的飞舞来比喻女子的寂寞和痛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女子的同情和怜惜。
诗人写到:“伤心认著主衣裳,窗前临镜照新妆。”这句诗中,“主衣裳”指的是女子的衣物,“临镜照新妆”则是说女子在镜子前打扮自己的容貌。这里,诗人通过这两个动作,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