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啼鸟绿阴成,落日登临宿雨晴。
春事蹉跎三月尽,碧天浮动五湖明。
山连越垒人何在,水绕长洲草自生。
未遂扁舟从此去,眼中无限白鸥情。

三月晦日登上方

上面啼鸟绿阴成,落日登临宿雨晴。

春事蹉跎三月尽,碧天浮动五湖明。

山连越垒人何在,水绕长洲草自生。

未遂扁舟从此去,眼中无限白鸥情。

注释:

三月晦曰,即农历三月的最后一天。方:指方士。

上:指方士居处。啼鸟绿阴成,鸟儿鸣叫的声音伴随着绿树的阴凉。

下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时所见景色。

“落日”二句,是说当落日西沉、宿雨初晴时登上高处,放眼四顾,只见春光已匆匆流逝。

“春事”,即春天的事情,这里指春天的景物。

“三”句,是说春天的事情白白地过去了。

“碧天”,指湛蓝的天空。浮动五湖明,五湖(太湖)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

山连越垒,指越州一带的群山连绵不断。

“人何在”,暗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长洲,即吴地,这里泛指江南一带。

草自生,意思是花草依然生长着。这两句是说,尽管人事全非,但草木依然欣欣向荣。

未遂扁舟,即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眼中”二句,是说自己未能像李白那样乘舟而去,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怀古诗。前半部分写方士游历四方,最后来到苏州;后半部分抒发了作者对故国山川的回忆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流畅,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高所见:鸟儿在树上欢唱,绿叶掩映下的楼台亭阁也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之中。“啼鸟绿阴成”一句,点明了时间——暮春时节,暗示了作者送别朋友时的心境:既想送友远行,又担心友人此行吉凶难料。“落日登临宿雨晴”,则写出了友人离去的情景,也表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宿雨”句是说,友人刚刚告别,天边就出现了一轮红日,而昨夜的雨也停了。一个“晴”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风光图:“春事蹉跎三月尽,碧天浮动五湖明。”春天已经过去三个月的时间,然而江南的水乡却依然美丽如画。“碧天浮动五湖明”,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友人离别的惋惜。

“山连越垒人何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方士离去的深深忧虑。“人何在”不仅指方士本人,还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未遂扁舟从此去,眼中无限白鸥情”两句,是说虽然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心中仍然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期望和向往。诗人渴望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到那片宁静的自然中去。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