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
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
胜游寂寞前朝事,谁见吹箫驾彩鸾。

诗句如下:

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海上三山拥翠鬟:描述的是海上的三座大山,它们如同女性的秀发一般,环绕着山峰,形成了一种翠绿色的发髻,形象生动,令人联想到仙境中的美景。
  2. 天宫遥在碧云端:进一步描绘了天宫的景象,仿佛位于遥远的高空之上,云雾缭绕,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神秘莫测的天宫世界,使人不禁为之倾倒。
  3. 古来漫说瑶台迥: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对瑶台进行遐想与描绘,而实际上,瑶台的存在与否并未得到证实。这种设问方式,既表达了对瑶台存在的疑问,也引发了读者对古代传说的思考。
  4. 人世宁知玉宇寒: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人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玉宇(指天宫)的寒冷呢?这句诗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宫寒冷的不解,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天宫的好奇与向往之情。
  5. 落日芙蓉烟袅袅:描述了夕阳下的景色,芙蓉如烟般袅袅升起,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梦幻的氛围。这里的“芙蓉”可能指的是荷花或者莲花,而“烟袅袅”则形容了晚霞或夕阳的余晖,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视觉享受。
  6. 秋风桂树露团团: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桂花树散发出阵阵香气,而树下的露水则显得晶莹剔透。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的韵味。
  7. 胜游寂寞前朝事: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胜游,但如今却显得寂寞无人问津。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也可能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之情。
  8. 谁见吹箫驾彩鸾:这是诗人的感叹,他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听懂自己内心情感的人,但这样的寻觅却无人能够理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结合上述信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传说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首先,诗人以海上三山为引子,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随后,诗人又通过对于天宫的描绘,引入了对神话传说的探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色彩。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和设问的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思辨性。在语言上,诗人采用了简洁明快的句式和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使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最后,诗人还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其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西苑诗十首·其三》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