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西下号繁雄,宣察遥烦绣斧公。
斥壤须怜新喋血,远人应识旧乘骢。
一时风节埋轮上,千里江山揽辔中。
珍重咨询臣子事,愿将民隐达宸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大江西下号繁雄,宣察遥烦绣斧公:大江之水滚滚东流,号称繁雄,宣察之官遥行于此,烦劳绣斧。这里的“宣察”可能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负责巡视监察。而“绣斧公”则形容官员的威严和权力,如同绣有花纹的斧头一样。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和一位高位官员的形象。
斥壤须怜新喋血,远人应识旧乘骢:在这片土地上,必须怜悯那些新近牺牲的士兵,远方的人们应该记得曾经有过的忠诚马匹。这里的“斥壤”可能指的是战场或战争之地,而“新喋血”意味着新的牺牲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以及对历史的回顾。
一时风节埋轮上,千里江山揽辔中:一时的英名被埋藏于车轮之下,千里江山仿佛在马鞭的掌控之中。这里的“风节”可能是指英雄的气概或者高尚的品德,而“埋轮上”和“揽辔中”则是比喻性的说法,表示英雄的业绩如同车轮下的尘土和马鞭中的风云变幻。
珍重咨询臣子事,愿将民隐达宸聪:希望陛下能够重视咨询臣子的事务,愿意将民间的疾苦传达给您的智慧和洞察。这里的“咨询臣子事”可能是指皇帝与大臣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而“民隐”则指民间的问题和困难。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对贤臣良将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表达了对英勇士兵的怀念和对贤能官员的敬仰。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百姓疾苦的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