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雍容总卧龙,清时吏隐大江东。
黄花初过重阳节,白发来邀栗里翁。
岂有声名惊四海,解忘形迹荷诸公。
浮尘不到清樽畔,举扇无劳障北风。
【诗句释义】
李少宰、杭中丞、刘柴两光禄在杭州置酒,我作诗祝贺,他们请我作《九日登高》。
【译文】
冠盖之中的李少宰和杭中丞,总像卧龙一样从容。清正之秋,大江东逝,隐士如你。重阳节已过,白发的你邀请我来栗里翁家共饮。
哪有声名惊四海,解忘形迹荷诸公。浮尘不到清樽畔,举扇无劳障北风。
【赏析】
本诗是作者于元丰二年(1079)九月十五日在杭州为李定所作。《苕溪渔隐丛话》引《冷斋夜话》:“东坡先生与李少师杭中丞、刘中山柴枢密同登高。杭中丞有‘冠盖雍容总卧龙,清时吏隐大江东’之句,东坡赋诗以贺。”此诗是应其请而作。
首联写诗人被请到李定家中,他从容不迫地坐在座上。“冠盖”,这里指的是官员们的帽子车盖。“雍容”,指从容安闲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在座的都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大官,就像一位悠闲自在的卧龙一样。“清时”,即清明的政治时期。“吏”,指做官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这清明的政治时期,你隐居在大江以西,真是一位贤人啊!这两句是赞扬李定在清明的政治时期,能像卧龙一样隐居在大江以西,是一位贤人。
颔联写重阳节已过,但李定还邀请诗人来他家饮酒作乐。黄花,指菊花。“重阳”就是农历九月九日。“栗里翁”,典出陶渊明的《归去来辞》,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他的田园生活就发生在栗里。所以称“栗里翁”。这两句意思是说,你已经度过了重阳节,还邀请我来栗里翁家共饮呢。
颈联写诗人来到李定家,看到李定已经满头白发,却依然精神矍铄,邀请自己一起喝酒。“声名”,名声。“四海”,指全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虽然声名远扬,惊动了四方,但是,你还是那样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尾联写诗人来到李定家,发现李定的住所并不奢华,连灰尘都不沾身,可见他是多么的高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住在这么简陋的地方,连灰尘都不会沾上,真是难得啊。你的到来,使我很高兴,我请你喝杯清酒吧,不用扇子挡住北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住的地方并不豪华,甚至连灰尘都不沾身,你的高尚品格让我很感动,请你来家里喝杯酒吧,不要扇子挡住北风。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