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从辰溪来,暮抵怀化宿。
奔驰百里途,祗慱三升粟。
尝求古人心,谋道不谋禄。
我非行道具,往来徒碌碌。
九年不徙官,扬雄老且秃。
归草太玄经,郊居掩花竹。
功名适意休,美味染指足。
题诗谢山灵,兹游恐不续。
【注】
- 辰溪:县名,今属湖南。
- 怀化:县名,今属湖南。
- 朝从辰溪:早上从辰溪出发。
- 暮抵怀化:傍晚到达怀化。
- 奔驰:急行,奔跑。
- 祗(zhǐ)慱(lǎo):勉强。
- 三升: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约等于十合,约合二斤四两。
- 古人心:指古之贤人之心。
- 谋道不谋禄:追求道德,不为名利。
- 我非行道具:我不是为了装点自己而做官。
- 九年不徙官:九年没有调动官职。
- 扬雄老且秃:扬雄年老而秃顶。
- 归草太玄经:回归故乡隐居,研究《太玄经》。
- 郊居掩花竹:在郊野的居所里,掩映着花木和竹林。
- 功名适意休:功名事业得以满足。
- 美味染指足:美食足以满足口腹。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诗人在仕途上经历了一段曲折后,回到故乡。他在怀化驿题壁上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
第一句“朝从辰溪来”,交代了自己的出发地点和时间。第二、第三两句,描述了自己的行程和遭遇。第四句“祗求三升粟”,表达了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淡泊。第五句“尝求古人心”,表达了自己对古人高洁品质的敬仰。第六句“我非行道具”,则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第七、八句“九年不徙官,扬雄老且秃”,通过对比扬雄的例子,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厌倦。第九、十句“归草太玄经,郊居掩花竹”,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功名适意休,美味染指足”则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处之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又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