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天街,晓色担头红紫。
满筠筐、浮花浪蕊。
画帘睡醒,正眼横秋水。
听新腔、一回催起。
吟红叫白,报得蜂儿知未。
隔东西、余音软美。
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助春娇、粉香帘底。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卖花声》。

诗句释义:

  • 人过天街,晓色担头红紫。

  • “天街”:指街道,”担子”:挑着担子的人,”晓色”:早晨的天空颜色,”红紫”:形容色彩鲜艳的花。

  • 满筠筐、浮花浪蕊。

  • “筠筐”:竹制的篮子,”浮花浪蕊”:形容花儿像波浪一样在风中摇曳,”浪蕊”:形容花朵像浪花一样多而繁茂。

  • 画帘睡醒,正眼横秋水。

  • “画帘”:装饰有花纹的窗帘,”睡醒”:形容花店已经开门,”秋水”:形容眼睛清澈如水,”正眼”:形容目光炯炯有神。

  • 听新腔、一回催起。

  • “新腔”:新的曲子或歌曲,”催起”:被歌声吸引而起来,”回”:表示反复,”催起”:被音乐所吸引,起身去欣赏。

  • 吟红叫白,报得蜂儿知未。

  • “吟红叫白”:形容花的颜色艳丽,”报得蜂儿知未”:形容花香吸引了蜜蜂,询问蜜蜂是否知道花香的味道。

  • 隔东西、余音软美。

  • “隔东西”:隔着东西,形容声音悠扬,”余音软美”: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 迎门争买,早斜簪云髻。

  • “迎门”:迎接顾客,”争买”:争相购买,”早”:表示时间早,”斜簪云髻”:形容女子梳着云朵形状的发型,”簪”:插在发髻上的簪子。

  • 助春娇、粉香帘底。

  • “助春娇”:形容春天的美好,”粉香帘底”:形容室内充满了香气,”粉香”:指花香,”帘底”:形容花香弥漫在帘子下面。

译文:

  • 人经过天街,早晨的天空映衬着花市,红紫相间。
  • 花篮里装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像是波浪一般起伏不定。
  • 画帘半开,仿佛刚醒来的眼睛,直视着远方。
  • 听到那美妙的新曲,忍不住起身去欣赏。
  • 花香四溢,引得蜜蜂嗡嗡飞舞,它们是否也能感受到花香?
  • 音乐悠扬,让人沉醉在美好的声音中。
  • 迎门争买的人们,纷纷将头发梳成云朵形状的发型。
  • 春天的气息如此美好,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花市景象。诗中的“人过天街”,描绘出了清晨的宁静与繁华;“满筠筐、浮花浪蕊”,则形象地展示了花市的热闹与美丽。整首诗通过对色彩、声音和气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花市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