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树阴阴掩翠微,旌功祠下一沾衣。
金缯远监能迁误,玉辇亲迎北狩归。
五相不辞沧海死,汉王宜出白登围。
翻怜鄂墓西湖近,今古英雄涕并挥。

【注释】

  1. 展:指王展,北宋诗人。少保:指寇准,北宋名相,封魏国公。坟:坟墓。
  2. 冢:坟墓。阴阴:树荫浓密的样子。掩翠微:遮住了青翠的山色。
  3. 旌功祠:指寇准祠,在开封府。一沾衣:一说为“一沾衣”,意思是寇准祠前有流水,王展曾在这里题诗。
  4. 金缯远监能迁误,玉辇亲迎北狩归:金缯(zēng):古代的一种丝织品,用黄铜或银铸成,用来装饰车辆和宫殿等。这里泛指帝王的车驾。监:通“鉴”,镜子。
  5. 沧海:大海。不辞:不推辞、不拒绝。
  6. 白登围:即鸿门之围。项羽以兵四十万围汉高祖刘邦于白登山七日七夜,汉高祖刘邦采纳陈平之计,用美女迷惑楚军,才得以脱险。
  7. 翻怜鄂墓西湖近:鄂是湖北省鄂县,今湖北武昌。鄂墓:指岳飞墓,位于杭州西湖边。
  8. 翻怜:反而怜悯。西湖:杭州的别称,这里借指岳飞。
  9. 古今英雄涕并挥:古今: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汉朝的韩信、张良,三国的诸葛亮、关羽、曹操,唐朝的李世民、李靖等等。

【赏析】
这是王展的一首悼念友人寇准的诗。诗的前四句描写寇准祠前的景致和寇准祠前的景象,以及寇准祠前的历史事件。后四句则抒发诗人对寇准的哀悼之情。全诗情感真挚热烈,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首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寇准祠前有一棵大树,枝叶葱茏,树荫遮天蔽日,遮住了青山绿水,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树下,寇准祠巍然屹立,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这一句中,“冢”字暗喻了寇准的坟墓,“阴阴”二字则描绘出了墓前的幽静与庄重。

颔联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寇准祠堂前后的历史变迁。寇准祠之前,有一片清澈的溪流,水流湍急,似乎在诉说着当年寇准被贬时的情景。而在寇准祠堂之后,则是皇帝亲赴现场迎接他归来的场景,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寇准的才华横溢,更彰显了他不畏强权的精神风貌。

颈联则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了寇准的一生。虽然他曾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到边疆,但他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他的这种精神,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寇准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感慨万分,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寇准都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无力改变历史,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寇准祠前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名人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