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迟,春水漫,愁共暮江远。
别思无端,欲聚吹还散。
断魂旧日纤腰,含愁敛恨,更谁向、河桥拘管。
岁华换。
为忆初种柔条,风流玉阑畔。
寥落如今,只解写哀怨。
惜春长送春归,无情还有,但听取、杜鹃声唤。

这首诗描绘的是金陵(今南京)旅次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杨花飘逝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夕阳迟,春水漫,愁共暮江远。
夕阳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春水泛滥,愁绪随着暮色渐远。这里用夕阳和春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别思无端,欲聚吹还散。
离别的情绪难以平息,就像风吹散了的杨花,无法聚集成团。这里的“杨花”既指自然现象,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纷乱而难以捉摸的思绪。

断魂旧日纤腰,含愁敛恨,更谁向、河桥拘管。
昔日纤细腰身如今已不复存在,带着愁怨和怨恨,又有何人能拘管我呢?这里通过“纤腰”“愁怨”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哀。

岁华换。
岁月流转,时光易逝。
为忆初种柔条,风流玉阑畔。
回想起当初种下柔嫩枝条的地方,那时的风姿绰约如同玉栏杆畔的风景。这句回忆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隐含着对现实变迁的感叹。

寥落如今,只解写哀怨。
如今孤独寂寞,只会吟唱哀伤的诗句。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后的失落与无奈。

惜春长送春归,无情还有,但听取、杜鹃声唤。
春天总是不停地离去,尽管它无情,但只有杜鹃鸟的叫声提醒我们它的存在。这句借用杜鹃声唤起对春天流逝的感伤。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金陵旅次的凄凉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夕阳、春水、杨柳等多种自然景物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的画面。同时,诗中融入了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情感内涵。此外,诗人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如将杨花比作自己的思绪,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感叹世事无常的情感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