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雠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闻君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籍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跨越时空琴声传,越客秦筝共悠扬

  1.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 历史背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此诗,描绘越客与秦筝的辉煌景象,展现古代音乐艺术魅力。
  • 诗意解析:“越客”指来自越国的客人,他们心胸宽广,豪放不羁;“秦筝”是中国古代一种四弦乐器,音色清脆悦耳。
  1.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 意境描绘:诗人以浮亭为背景,夜幕下的月亮显得格外古老,月光下演奏出的琴声如清商般悦耳动听。
  • 诗意赏析:“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此处形容琴声如万籁齐鸣,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极致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1.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雠思饮血
  • 情感表达:初听楚调,诗人感受到了其激昂的情感,仿佛听到了志士们为报国仇而热血沸腾的心声。
  • 意境拓展:“报雠”指报仇雪恨,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勇敢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1.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 音乐对比:再次聆听宫音,如同敲击大钟般深沉有力,而鲁生则展现出雍容华贵的气质。
  • 诗意解读:“雍容”意为庄重、从容,诗人通过对比描绘了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与和谐美。
  1.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 音乐变化:随着音乐的变化,原本宁静的氛围被打破,让人心生震撼,仿佛听到了江湖中的侠客心潮澎湃。
  • 诗意赏析:诗人用“心欲死”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音乐变化带来的强烈冲击和内心激动的情感。
  1.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 形象比喻:将弹筝的人比作披着银色甲胄的勇士,弹奏出的音乐更加优美动人;将金鱼比作在水底自由游弋的精灵。
  • 诗意解读:这些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和演奏者之间的美妙关系,以及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1.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 文化引用:引用了《诗经》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之情。
  • 诗意赏析:通过引用经典诗句,诗人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音乐的热爱之情。
  1.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 典故运用:借用“帝子剖半”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传承。
  • 诗意赏析: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尊重,同时也传达了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1.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 地域特色:分别描述了燕市和吴门两地的风貌,展现了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
  • 诗意赏析:这些地方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诗人通过描述它们,表达了对各地音乐风情的赞赏和理解。
  1. 今夜闻君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 情感升华:在今晚的聚会中,听闻李生演奏的鼓曲声,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激昂和振奋。
  • 诗意赏析:这种心境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音乐的深厚感情。
  1. 众宾枕籍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 场景描绘:描绘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众人已经熟睡,唯有诗人独自倚靠在梧桐树下欣赏明亮的月光。
  • 诗意总结:通过这一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赏析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越客与秦筝的辉煌景象,展现了古代音乐艺术的魅力。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和比喻手法,将音乐与历史、文化、情感紧密相连,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