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九月微霜赤叶干,枯枝飒飒鸣天籁。
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一饭淮边洗钵时,六时宴坐祇园树。
野鹤孤云任去还,禅心不道别离难。
山中亦有长松树,待尔青青共岁寒。

【赏析】

《赋得独树边淮送人之京》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秦淮河畔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

首联“君不见秦淮水流东到海,淮边独树如车盖。” 描述了秦淮河水流经东方直至大海,而河边的一棵大树犹如车盖般高大。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秦淮河宽阔、壮丽的景象。同时,这棵大树也象征着朋友的坚韧和毅力。

颔联“九月微霜赤叶干,枯枝飒飒鸣天籁。” 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虽然有微霜但红叶依然鲜艳,枯枝发出飒飒声音如同在奏响天籁之音。这一联通过对比,既展示了秋天的美丽,也寓意着朋友在困难中依然坚强。

颈联“枝上啼鸦散曙烟,枝头残照咽寒蝉。” 描述了树上的乌鸦在清晨散去了烟雾,而树枝上残留的夕阳则仿佛在诉说着寒冷的蝉鸣。这一联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哀伤。

尾联“离人留饮停车骑,侠客相逢挂马鞭。” 描述了离别的场景,人们纷纷停下脚步留饮,而侠客们则在重逢时互相挂上马鞭作为纪念。这一联通过描绘离别和重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

最后两句“南国高僧从此去,驻锡雨花台下路。” 描述了一位南方的高僧即将离开,他在雨花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里既是对朋友的一种祝福,也是表达诗人自己对佛教的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秦淮河畔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他们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