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不凝物,逍遥可延年。
贪者乃徇名,冠盖卧丘樊。
怀璧雠匹夫,深藏贵若渊。
邦家覆佞口,仲尼欲无言。
始终互相竭,盈亏每旋沿。
默观一元运,至理犹张弦。

【注释】

至人:指道家的“无为”之人。不凝物:不为外物所动。逍遥:自在,安闲自得。延年:长寿。贪者:指那些贪婪的人。徇名:追逐名利。冠盖:官吏的帽子和车子。卧丘樊:指隐居山林。怀璧雠(chóu仇)匹:抱着美玉而与普通人结仇。雠,仇。深藏贵若渊:把宝物深藏在渊谷中。贵,珍视。渊,深渊。佞(ning nìning)口:巧言令色的口。佞,奸佞。仲尼欲无言:孔子想要不说话。仲尼,指孔子。张弦:拉紧弓弦。一元运:天理,即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一元,指天地万物。

【译文】

超脱物外的人不会被外物所困,可以自由自在地延长寿命。那些贪财的人只会追逐名利,最终只能像隐士一样在山野中度过一生。怀抱美玉反而与普通人结怨,将宝物深深地藏起来,却珍爱如渊水。国家覆灭是因为佞口乱说,孔子想要不说话。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始有终,循环往复。默默地观察天道自然,就能明白天理,它就像拉紧的弓弦一样不可动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至人”“贪者”的不同人生态度,来抒发诗人对世事的感慨。诗前八句,用比兴手法,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至人”与“贪者”的不同命运的感慨。诗中的“至人”,是指道家所说的“无为”之人,也就是顺应自然、不与人世纠缠的人。这样的人能够逍遥自在,不受外界的干扰,从而能够延年益寿。而那些贪婪的人,却只知道追逐名利,最终只能像隐士一样在山野中度过一生。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通过“怀璧雠匹”、“深藏贵若渊”、“邦家覆佞口”等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至人”与“贪者”的不同命运。这里的“雠匹”,指的是怀璧抱玉却与普通人结怨,将自己的美好与别人的丑陋相对立;“深藏贵若渊”,则是指将宝物深深地藏在渊谷之中,珍爱如渊水一般;“邦家覆佞口”,则是指国家因为佞言而覆灭。这些都是诗人借用古代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看法。

最后两句,诗人以“至理犹张弦”、“默观一元运”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天道自然、万物运行的深刻理解。这里的“至理”,是指天理,也就是宇宙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张弦”,则是指拉紧弓弦,比喻天理不可侵犯;“默观”,则是静静地观察;“一元运”,就是指万事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

这首诗通过对“至人”与“贪者”的不同命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与理解。他主张顺应自然、不与人世纠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长寿;同时,他也认为国家之所以覆灭,都是因为佞言所致,因此应该保持沉默,远离谄媚之语。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