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邻三岛,朋簪盍二难。
逢秋能作赋,见月即同看。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
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
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
沾衣垂露叶,散步倚云峦。
醉饮徒倾倒,神游极汗漫。
自然超世累,何必上天坛。

诗句解释

  1. 中秋凌霄台玩月:“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团圆和丰收;“凌霄台”则指一种高耸的建筑物。这里指在中秋节这天登上高台欣赏明月。

  2. 福地邻三岛:“福地”通常指一个吉祥的地方或国家,“三岛”可能是指附近的三个岛屿。这里暗示这个地点(可能是一个海岛)非常幸运和美好。

  3. 朋簪盍二难:朋簪意为朋友间的友谊,盍意为何不,合起来意思是说与友人一同享受难得的时光是困难的。

  4. 逢秋能作赋:“赋”是一种文学形式,这里指创作诗歌或文章。诗人通过秋天的景象来抒发情感。

  5. 见月即同看:看到月亮时,大家一起观赏。这里的“同”字表示共同参与或观看。

  6. 地迥青天近,波澄碧海宽:“地迥”指天空广阔,“青天近”意味着离天空非常近,而“波澄碧海宽”则形容海水清澈,宽广无垠。

  7. 流辉初熠熠,载魄正团团:流辉指月光流动,熠熠闪烁,魄则指月亮,这里指月亮的形状圆满。

  8. 桂影浮山殿,珠光射石栏:桂树的影子映在山殿上,珍珠的光芒照射在石头栏杆上。这里的“桂影”和“珠光”都是比喻月光的美丽。

  9. 风来金气肃,河泻玉津寒:风带来金色的气息,河流如泄玉般寒冷。这里的“金气”和“玉津”都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冷峻。

  10. 捣药深凭兔,吹箫或驾鸾:捣药的人深入地下寻找药材,吹箫的人或驾车飞向云霄。这里的“捣药”、“吹箫”都是古代传说中神仙的活动,反映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译文

中秋佳节,我独自登上凌霄高台,欣赏着皎洁的明月。这福地临近三座美丽岛屿,与朋友们欢聚一堂是难得的事情。每逢秋夜,我便写下新诗赞美自然之美。见到满月时,我们也一同欣赏它的光辉。天空辽阔,月光清亮如洗,海面宽阔无边。月光如同流动的辉光,照亮了整个大地,也照在了我们身上。桂树的影子倒映在山殿之上,珍珠般的光芒照耀在石头栏杆上。风吹过带来金色的气息,仿佛天地间一片清凉。河水流淌如同玉石般寒冷,令人心旷神怡。我在夜晚仰望星空,想象着那些仙人在月宫中捣制仙药,或驾乘祥瑞之车翩翩起舞。我沾湿了衣裳,站在云端之上,感受着微风拂面。我漫步在山间小路上,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虽然酒醉但心情依然畅快。我渴望像神话中的神仙一样超越尘世的烦恼,何必一定要到天界的祭坛中去寻求超然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赏月、咏月的古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