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杯渡海寄行踪,归去匡庐若个峰。
月满空山行迹遍,心通万法看经慵。
萝深自识云中寺,秋晚遥寻涧底钟。
共有东林莲社约,寒流石上几时逢。

这首诗题为《送朗上人归匡庐》,由明代诗人林鸿所作。以下是对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浮杯渡海寄行踪
  • 浮杯渡海:描述一种水上旅行的意象,可能指的是通过船只或类似的交通方式跨越海洋。这象征着旅途中的漂泊和不定。
  • 寄行踪: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旅程的关切和祝福,希望他的旅途平安顺利。
  1. 归去匡庐若个峰
  • 归去:表示返回的动作。“匡庐”是庐山的古称,位于中国江西省。这句诗表明了作者送别的朋友即将离开,前往庐山。
  • 若个峰:询问山峰的具体情况,可能是在询问庐山的具体哪个山峰。这里既有对庐山的地理特征的好奇,也包含了对友人目的地的关心。
  1. 月满空山行迹遍
  • 月满空山: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山景,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行迹遍:暗示了行程的漫长和频繁,可能意味着友人在山中行走,探索未知的地方。
  1. 心通万法看经慵
  • 心通万法: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洞察和理解,即对佛法的领悟。这可能是指在修行或学习过程中达到的一种境界。
  • 看经慵:描述了一种懒散的状态,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学习和修行导致的疲劳或厌倦。
  1. 萝深自识云中寺
  • 萝深:形容植物茂盛,此处可能指的是山中的藤萝或其他植物。
  • 自识云中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认识,可能意味着在自然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平静。
  1. 秋晚遥寻涧底钟
  • 秋晚: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场景,秋日的黄昏常常与宁静、思考和反思联系在一起。
  • 遥寻涧底钟:描述了在一个安静的时刻,远离尘嚣,寻找山谷中的钟声。这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和或者对自然的敬畏。
  1. 共有东林莲社约
  • 共有:强调了共同参与某种活动或约定。
  • 东林莲社:可能是指佛教团体或宗教聚会,东林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或组织。
  1. 寒流石上几时逢
  • 寒流石上:描绘了一种寒冷而孤寂的自然景观,石头上的寒流可能指的是冰雪覆盖的山石。
  • 几时逢:表达对未来相遇的期望和不确定性,可能意味着对友人未来的不确定感或对重逢的渴望。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行的祝福和对他内心的关怀。诗中的自然描写和对内心状态的探讨,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