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肠百结泪悬河,瘗玉埋香可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玦,晓峰长想画青蛾。
仙魂已逐梨园梦,人世空传薤露歌。
自是忘情惟上知,此生长抱怨情多。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挽红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注释:

  1. 柔肠百结泪悬河:表达了深深的悲伤,泪水如同河流般倾泻而下。”柔肠”是指内心的情感,如同柔软的肠子一样温柔。”百结”形容思绪复杂,难以解开。”泪悬河”形象地描绘了眼泪如河一般流淌的情景。
  2. 瘗玉埋香可奈何:意味着尽管采取了埋葬的方式,但无法消除心中的悲痛。”瘗玉”可能是指将玉石等贵重物品埋藏起来,象征性地表示某种情感或事物的消逝。”埋香”则可能指的是将香气封存,暗示着美好记忆或感情的逝去。
  3. 明月也知留佩玦:月亮似乎也能感知到人的哀愁,因为它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和象征物。”佩玦”是一种古代的饰品,通常象征着忠诚和牺牲。
  4. 晓峰长想画青蛾:清晨的山景让人常常想起那些年轻美丽的女子。”青蛾”指的是眉毛细长而弯曲的样子,常在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女性的娇美。
  5. 仙魂已逐梨园梦:这里的“仙魂”可能指的是神仙的灵魂,而“梨园梦”可能指的是戏曲演员的梦想或者艺术生涯。”逐梨园梦”意味着追求艺术梦想或表演事业到了极致。
  6. 人世空传薤露歌:在人间,人们常常只记得薤露这首歌,而不是其他更为重要的事物。”薤露”可能是某首诗歌的名字,而”人世空传”则表达了对世间流传的歌曲或故事的感慨。
  7. 自是忘情惟上知:自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忘记世俗之情,只有那些超脱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忘情”指的是遗忘世俗的情感,”惟上知”则可能指的是只有圣人或智者才能理解这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8. 此生长抱怨情多:总是因为情太多而感到不满或困扰。”长抱怨”表明这种情绪是长期的、反复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爱情、艺术和生死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柔肠百结”、“明月也知留佩玦”等句子,都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和哀婉的气息。同时,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的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艺术和自然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唐宋诗词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