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对山雨,隐几咏琅玕。
滴沥明珠碎,离披翠羽残。
烟中看叶重,风里觉枝寒。
湘女当年泪,于今岂未干。
咏雨竹
闭门对山雨,隐几咏琅玕。
滴沥明珠碎,离披翠羽残。
烟中看叶重,风里觉枝寒。
湘女当年泪,于今岂未干。
注解与注释:
-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竹子为主题,通过咏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坚韧不屈精神。
- 首句“关门对山雨”描绘了诗人在雨天时闭门静坐的情景,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宁静与超然。
- “隐几咏琅玕”中的“琅玕”指的是美玉或美石,用来形容竹子的质地和形状,诗人以此形容竹子的美丽和高洁。
- 第二句“滴水如珍珠碎,叶子如翠羽残”通过对比生动的形象,表达了雨水打在竹子上,使得水滴如同珍珠般破碎,树叶也如同翠鸟的羽毛一样残缺不全,形象地描绘了细雨对竹子的洗礼。
- “烟雾中看叶重叠,风中感觉枝条冷”进一步展现了雨后竹林的景象,烟雾中竹叶重叠交错,风中则感到竹枝带来的凉意,生动刻画了风雨过后的清新与凉爽。
- “湘女当年泪未干”则运用了传说故事中的湘妃泪,象征着深沉的爱情与哀愁,与前文的描写形成呼应,增添了诗歌的深情与哀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中竹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首句中的“关门对山雨”,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超脱。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滴沥明珠碎,离披翠羽残”等意象,生动地描绘出细雨对竹子的洗礼,表现了竹子在风雨中依然坚韧的姿态。最后一句“湘女当年泪未干”则借助传说中的湘妃泪来象征深厚的情感与哀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交织。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