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日满空庭,端房户初启。
怪石吁可拜,修梧净于洗。
幽赏孰知音,拟唤南宫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前两句“寒日满空庭,端门户初启”描写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寒风凛冽,庭院里一片寂静。只有那紧闭的门户,在寒气中微微开启。这一句为下文作铺垫。接着,“怪石吁可拜,修梧净于洗”,以拟人的手法,把怪石比作有感情有性格的人,用“吁可拜”形容怪石,写出了怪石苍劲挺拔的特点。又以“修梧净于洗”来形容梧桐树,写出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幽赏孰知音”是说幽静的景色谁能够欣赏?暗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感。最后两句“拟唤南宫米,欲赋扫石篇”,以“南宫米”代指名贵的大米,“扫石篇”指《扫松偶成》。这是一首即景抒怀之作,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答案】
译文:
寒冬腊月,庭院空无一人,只有那紧闭的门户在寒风中微开;奇形怪状的怪石,苍劲挺拔,好像可以向它们鞠躬致敬;郁郁葱葱的梧桐,枝繁叶茂,像在洗着澡一样,生机盎然。我孤寂的心怀,谁能理解呢?我打算呼唤那些隐居山林的贤士,请他们来和我一起吟诵这首扫石偶句诗,表达我心中所怀的壮志豪情。
赏析:
此诗是王安石晚年隐居江宁时所作。首两句写冬日的庭院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第三四句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怪石和修梧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生动地描绘出它们的形象特征;第五六句写诗人独自欣赏幽雅的美景而无人能领略其中的意境,进而想象召来隐士同吟佳作;最后二句则是想象友人来访的情景。全诗融情入景,寓理于景,语言优美含蓄,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