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
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注释】:
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
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唐朝盛世的景象,歌颂了统治者的仁爱之政。
首句“税薄刑清见盛时”,描述了唐朝盛世时的税收少、刑罚轻的特点。税收少意味着百姓的生活更加宽裕,刑罚轻则意味着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第二句“民安田里俗熙熙”,进一步描绘了唐朝社会的美好景象。这里的“民安”指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田里”则是指农田和乡村,这里的“俗熙熙”则形容社会风气和谐,人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第三句“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向往。他认为理想的治理方式应该像上古时期那样,无需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是由贤明的君王来领导国家治理。这样的治理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能够培养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来辅佐君王,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唐朝盛世的描绘,表达了对统治者仁爱之政的赞美,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