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州丹荔擅时称,翠篚来庭色尚新。
献罢未曾登玉案,先教颁赐与群臣。

【注释】

谢蜀王:谢恩。

丹荔:荔枝,一种水果。

翠篚(fěi):盛放物品的黑色丝织品。

玉案:皇帝坐席的上边,比喻朝廷。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作者任左拾遗,诗人在《新乐府》中曾提到“献荔枝”事,可见此诗与此事有关:唐宪宗时,岭南节度使李勉以荔枝进贡朝廷,因路途遥远,运到京城时已经过夏,难以久存,于是命人将荔枝放在竹笼里,上面覆盖以青纱,用彩线缝住口子,然后送到长安。白居易看到这一情景后,便写了一首《谢蜀王赐果十首》,并请李绛为之作序。李绛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的书法、绘画在当时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他也是白居易的好友,两人交游甚密。李绛作序之后,白居易又将这十首诗编成一集,题为《荔枝图序》。

第一句说涪州出产的荔枝最为有名,荔枝是夏季成熟的水果,这里说“擅时称”,即最负盛名。第二句说明李勉把荔枝运到京城的时候,正值荔枝成熟季节,色彩依然新鲜。第三句说:李勉将荔枝献上之后,未曾登上朝廷的大宴席上。第四句说:先让臣等品尝了荔枝,然后再将荔枝颁赐给群臣。

【译文】

涪州荔枝最著名,盛装来京城色还鲜。

献上之后不曾上朝席,先让群臣领美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