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豪居庙堂,四海为兴起。
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
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
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
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
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
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
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追次文公先生岁暮燕集韵 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贤豪居庙堂,四海为兴起: “贤豪”指的是有才德之人,“庙堂”指朝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认为英雄豪杰应当为国家效力,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可以引领国家走向兴盛。

  2. 时乎有不遇,淳风化闾里: “时乎”意味着在适当的时机,“不遇”表示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淳风”代表良好的风气,“闾里”即民间。这句话反映了陆游对社会现状的感慨,即虽有贤能之士却未能得到重用,导致良好风俗未能普及于民间。

  3. 用为江河流,处作乔岳峙: 这里将贤者比作江河,将普通人比作山岳。江河汇聚成流,而山岳矗立不倒。这象征着贤者的才智和品德可以汇聚成为国家的栋梁,而普通人也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像山一样稳固地立于世。

  4. 所逢异通塞,内省无欣耻: “所逢”即遭遇或际遇,“通塞”指顺利与否。“内省”指内心反思,“欣耻”意为喜悦与耻辱。这句话表明,虽然个人的遭遇可能不同,但不应以此为荣辱,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不因外在的得失而感到羞耻或喜悦。

  5. 纷纷夸毗辈,患失诚足鄙: “纷纷”形容众多,“夸毗”指自夸其善。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顾自己利益、患得患失的人,认为这种人的行为不值得赞赏。

  6. 屈身营所欲,易愠复易喜: “屈身”即委屈自己,“营”指追求。这句话批评了那些只关注个人欲望、容易发怒又很快高兴起来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明智的。

  7. 人生贵闻道,外物岂真美: “闻道”指的是学习和理解道理,“外物”指外界的事物。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美好的事物是内在的,而不是表面的。

  8. 千载箪瓢生,令闻传不巳: “箪瓢”是一种简陋的食物容器,常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陆游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认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通过学习和思考获得真正的知识。

译文

贤者英才在庙堂之中,四方百姓得以振兴发展。
时运不佳时遇不上良机,淳厚的民风教化乡邻邻里。
贤者的才干如江河般流淌,普通百姓如山峰般稳固屹立。
所遇机遇各不相同,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快乐。
纷纷扰扰的自夸之辈,患得患失实在令人鄙视。
低头迎合世俗所欲,易怒又轻易改变情绪。
人生最重要的是听闻道理,外部的物质并非真的美好。
千年来只有箪瓢为伴,令人称道的事迹流传不息。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对自己政治抱负的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他赞扬了有才华的人在庙堂中为国家贡献力量,同时批评了那些缺乏远见、只图个人利益的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陆游传达了一种坚持正义、追求真知的精神。诗中的哲理和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人情怀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是陆游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