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处斯世,忌为人所知。
十浆五先馈,列子惊且疑。
避灶不足贵,争席乃庶几。
大白每近辱,卑浊良可栖。
岂效夸毗子,作意矜容仪。
结束转自媚,姿态令人悲。
髹涂饰轩毂,步趋陈采齐。
危冠礼迂士,褒贬厉严辞。
媮媟不敢干,矫志逃世讥。
皎洁难久居,青蝇忽来随。
衷美孰云亮,毁誉在一时。
败轨屡相萦,邅踬当路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至人处斯世,忌为人所知。
- 注释与赏析: 至人指的是道德修养达到极高境界的人。这里的“处斯世”表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诗中通过表达“忌为人所知”,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不愿被人所知或关注,追求心灵的宁静。
- 十浆五先馈,列子惊且疑。
- 注释与赏析: “十浆五先馈”指的是用十种酒和五种食品来招待别人。“列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列子的代称。诗人在这里通过“列子”的震惊和疑惑,表达了对世俗礼节的不屑一顾,以及对自然、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
- 避灶不足贵,争席乃庶几。
- 注释与赏析: “避灶”意味着避免与人交往,选择独自一人。“争席”则是指争夺座位,比喻争取一席之地。这里强调了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独立的品质是多么珍贵。
- 大白每近辱,卑浊良可栖。
- 注释与赏析: “大白”指清白无暇的人,而“卑浊”则指污浊不洁。这里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在污浊的环境中保持清洁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一种奢望。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在这种环境中,那些保持自身清洁的人(如“卑浊良可栖”)能够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 岂效夸毗子,作意矜容仪。
- 注释与赏析: “夸毗子”指喜欢炫耀的人,诗人通过这个词汇批评那些过于注重外表和形式的人。而“作意矜容仪”则是说他们过分在意自己的外在表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真正内在修养的追求。
- 结束转自媚,姿态令人悲。
- 注释与赏析: 这里诗人指出那些过分追求讨好他人的人,他们的外在表现虽然让人感到喜悦,但实际上却让人感到悲哀,因为这种表面的欢愉掩盖了内心的空虚和痛苦。
- 髹涂饰轩毂,步趋陈采齐。
- 注释与赏析: “髹涂”意为涂抹,“轩毂”指车辕。这里诗人用“步趋陈采齐”来形容那些过于注重形式和外观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都像是精心打扮过一样,显得过分拘泥于细节。
- 危冠礼迂士,褒贬厉严辞。
- 注释与赏析: “危冠”指的是戴高帽子,“迂士”指迂腐的学者。诗人通过这个对比,批评了一些学者过于讲究形式上的礼节和言辞上的褒贬,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品德。
- 媮媟不敢干,矫志逃世讥。
- 注释与赏析: “媮媟”意为偷偷摸摸地做事,“矫志”指改变志向。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迎合世俗,而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并因此遭受他人的嘲笑和讥讽。
- 皎洁难久居,青蝇忽来随。
- 注释与赏析: “皎洁”意为纯洁明亮,这里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理想。“青蝇”则指小人或谗言。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忧虑,即那些纯洁美好的品质很容易被世俗的污垢所污染,而那些小人的言论则像苍蝇一样嗡嗡不停,让人难以摆脱其困扰。
- 衷美孰云亮,毁誉在一时。
- 注释与赏析: “衷美”意为真诚的美好,“毁誉”指赞誉或诋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即时舆论的看法,认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一时的赞誉或诋毁,而在于他的真实品质和行为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败轨屡相萦,邅踬当路岐。
- 注释与赏析: “败轨”指失败的道路,“当路岐”指走在十字路口。诗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经常面临选择和困难,就像站在道路的十字路口,需要做出艰难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