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暖轻寒三月春,莺啼花发总精神。
独怜太学青年客,能念高堂白发亲。
钟阜山前扬去旆,严陵滩上识归津。
此行取道桐君里,不老仙方问异人。
诗句解读:
译文:
三月的轻寒微暖,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莺鸟啼鸣花朵开放,展现出勃勃生机。我独自怜爱太学中的青年学子,他们能够体谅高堂白发父母的思念。即将扬帆离开钟阜山前,踏上严陵滩上的归途。此行将经过桐君里,我将询问不老仙方,求得长寿之法。
注释:
- 送刘宗上舍省亲: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自己的学生刘宗上舍去探望父母。
- 轻寒:微冷的春风。
- 莺啼花发:春天的景色,鸟儿在歌唱,花儿也盛开了。
- 独怜太学青年客:我独爱太学的青年学子。
- 能念高堂白发亲:他们能够体谅高堂白发父母的思念。
- 钟阜山前:在钟阜山前扬帆。
- 严陵滩上:在严陵滩上认识回家的路途。
- 桐君里: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不老仙方: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学生的离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青年学子的关爱和期望。首句“轻寒轻暖三月春”,描绘了春天温和的气候;次句“莺啼花发总精神”,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用“轻寒”和“莺啼”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个既温暖又充满活力的春天氛围。接着,诗人转向人文关怀,表达了自己对青年学子的深切关怀:“独怜太学青年客,能念高堂白发亲。”这里,“独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青年学子的特别关心和怜惜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思念。
诗歌中的“钟阜山前扬去旆”描绘了一幅即将远行的画面,象征着学生将要开始新的学习或生活旅程。而“严陵滩上识归津”则描绘了学生即将返回家乡的场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更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点,传达出一种对即将离别时刻的留恋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在最后,“此行取道桐君里,不老仙方问异人。”这句诗以一句俗语引出诗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这里的“不老仙方”暗指追求永恒和不朽的方法或秘诀,而“问异人”则表明诗人愿意向智者或有智慧的人寻求答案。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对青年学子的深情关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