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水泠泠响石溪,旧时亭馆半高低。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宿井山废寺四首其三
诗句
涧水泠泠响石溪,旧时亭馆半高低。
杜鹃尽有伤春泪,啼到山深不忍啼。
译文
清澈的溪水在岩石间流淌,昔日的亭台楼阁参差不齐地分布在山坡上。杜鹃鸟总是在春天里哀伤地鸣叫,它们的叫声传到了深深的山谷也不愿意停止。
注释
- 涧水泠泠:涧水发出清凉的声音,如同泠泠清泉。
- 响石溪:溪流中的石头相互碰撞产生悦耳声响。
- 旧时亭馆:过去建造的亭台和馆舍。
- 半高低:部分亭台建筑因年代久远变得倾斜,高低不齐。
- 杜鹃:一种鸟类,以其红色嘴部和黑色羽毛著称,常在春季鸣叫。
- 伤春:因春天到来而感到忧伤或伤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带有些许凄凉的自然景象。诗人汪广洋通过描写溪水、亭台以及杜鹃鸟的啼鸣,巧妙地传达出了一种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伤情绪。诗中的“涧水”、“亭馆”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痕迹与自然美的古老场景,使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且宁静的时代。此外,杜鹃鸟的“伤春泪”更是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让人不禁为这自然界中的生命体所动容。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