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蛇者河,千里一曲。
方之舟之,匪刍伊粟。
太行诘屈,西北是经。
车辙马迹,日不遑宁。
于铄圣人,依其在京。
差次吏功,郡国以成。
【注释】
委蛇者河:黄河曲折蜿蜒。委蛇,形容河水流动的样子。
千里一曲:指河道纵横交错,曲曲弯弯。
方之舟之:比喻治理国家像驾船一般。方,比作船。
匪刍伊粟:意思是不是用粮食来喂马。匪、非都作“不是”讲。刍,饲料。伊,同“噫”。
太行诘屈:指太行山的地势非常崎岖曲折。诘屈,弯曲。
西北是经:指从西北方向经过。
车辙马迹:车轮和马蹄压出的痕迹,即道路。
于铄圣人:赞美圣明的君主。于,叹词,表示赞美之情。铄,光明照耀的样子。
依其在京:指依靠在京城。京,指京都长安。
差次吏功:区分官吏的职责和功过,评定他们的功绩。
郡国以成:指各郡县的官员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译文】
黄河曲折蜿蜒,两岸的河道纵横交错,曲曲弯弯。治理国家就像驾着船一样。不是用粮食来养马。太行山的地势非常崎岖曲折。从西北方经过。车轮和马蹄压出的痕迹,道路纵横交错。赞扬圣明的君主,依靠在京城。区分官吏的职责和功过,评定他们的功绩。各郡县的官员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赏析:
《碣石篇》共三首,为曹操所做。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巡视边疆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河流的曲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后八句写边防的情况,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忧虑。
第一层(前四句):写黄河的曲折。黄河流经中原大地,河道纵横交错,曲曲弯弯。治理国家就像驾着船一样。不是用粮食来养马。太行山的地势非常崎岖曲折。从西北方经过。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边防情况。车轮和马蹄压出的痕迹,道路纵横交错。赞扬圣明的君主,依靠在京城。区分官吏的职责和功过,评定他们的功绩。各郡县的官员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边防情况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他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