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欲识侬时,白头誓相怜。
一日三唐突,持底解千年。

【注释】

始欲识侬时:想要了解你的时候。

白头誓相怜:发誓要与你白头偕老,相互怜爱。

一日三唐突:一天之内三次冒犯你,表示对你的不尊重和不礼貌。

持底解千年:怎么能够解开这种千年的误会和隔阂?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歌。诗的开头两句“子夜歌 其八”中的“子夜歌”是南朝梁陈后主萧衍所创的歌曲集之一,属于《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这首歌曲以抒情为主,语言优美,风格清新淡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传统的文学手法,通过描绘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误解,表达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痛苦。

首句“子夜歌 其八”中的“子夜”指的是古代的子夜钟声,常常用来象征夜晚的宁静和寂静。在这里,它被用来作为整首歌的背景环境。第二句“始欲识侬时”中的“识”字意味着认识、了解;“侬”则是用来指代女子的称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与对方相识的时候,却发现她已经离开了。第三句“白头誓相怜”中的“白头”是指夫妻之间相伴一生的意思;“誓”则是指发誓、誓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相识之初,就发誓要与对方白头偕老,相互怜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却出现了裂痕,无法继续走下去。第四句“一日三唐突”中的“唐突”是指冒犯、侵犯的意思;“持底解千年”则是说如何能够解除这种千年的误会和隔阂呢?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表达了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对诗句的翻译和注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创作背景。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珍惜和维护人际关系,不要让误会和隔阂影响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