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塞通街,垣倾比屋,自成闲院。
栽花迭石,五斗乍归都懒。
喜城中、山林在兹,耽幽著得寻吟伴。
乍暗风簌簌,数声残叶,如闻哀管。
燕燕。
秋音满。
更砌侧鸣蛩,云边唳雁。
诗怀坐发,点笔行觞无端。
看金猊、瑞脑串烟,分携客袖香一剪。
醉难休、纠罚微停,令打相占乱。

锁窗寒 集项嵋雪懒真堂饮,和唐济武韵(壬午)

门塞通街,垣倾比屋,自成闲院。

栽花迭石,五斗乍归都懒。

喜城中、山林在兹,耽幽著得寻吟伴。

乍暗风簌簌,数声残叶,如闻哀管。

注释:门塞通城,城门与大街相连,城墙倒塌,民居连成一户。我在这里种花叠石,享受着隐居的生活。忽然听到一阵风声,似乎有几声落叶的声音,好像听到了哀伤的管乐声。城中的山林在这,我很喜欢这,喜欢这个环境,喜欢这个隐居的地方。

燕燕。

秋音满。

更砌侧鸣蛩,云边唳雁。

注释:燕子在飞,秋天的声音到处都是。蟋蟀在墙角鸣叫,大雁在云端鸣叫。

诗怀坐发,点笔行觞无端。

看金猊、瑞脑串烟,分携客袖香一剪。

醉难休、纠罚微停,令打相占乱。

注释:我的心中充满了诗歌,拿起笔来写一首诗,却不知道写什么好。看看金猊上的香烟,分出一缕香,放在衣袖上。我喝得有些醉了,但是还不想停止,因为有人想和我喝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词作。首句写自己身处闹市之中的闲适生活,“自成闲院”四字道出了其心境。“栽花”、“砌石”,是其隐逸生活的具体表现。“栽花”即种花,“砌石”是指叠石。“五斗”是晋代陶渊明的号。《晋书·隐逸传》说他“尝筑土室于庐山下,伐树为耕田器,讽读诗书,自制《五柳先生传》”。此处借指陶渊明。“五斗”二字表明作者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这里以自况。陶渊明曾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以作者说自己懒得像陶渊明一样。“喜城中、山林在兹”,表明自己的隐逸之心。“城中”指城中之市,这里指城市中的山林,也指隐者居所所在的城中。“耽幽”即耽恋山水,“寻吟”,指寻找诗人。“耽”和“寻”都是喜好的意思。“耽”“寻”二字,既表明了作者的志趣,又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忽见”两句是对前面“耽幽”的进一步解释。“乍暗风簌簌”,忽然间听到风声,“数声残叶”,“如闻哀管”,作者联想到秋天的凄凉和悲凉,不由得感到心寒。“燕燕”三句,是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描绘。“燕燕”,燕子的叫声;“秋音”,指秋天的鸟声;“满”,满地都是。这三句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砌侧鸣蛩,云边唳雁”二句,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进一步描绘。蛩,指蟋蟀。唳雁,指大雁的叫声。作者通过这两个自然现象,表达了他心中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最后一句是全词的总结,也是对整首词的评价。“酒难休”四字表明了作者饮酒的决心,即使有纠罚和处罚也在所不惜。结尾两句则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纠罚的不满和反对。“令打相占乱”一句是全词的重点,也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这里的“乱”字表明了作者心中的痛苦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