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嘉陵江上春,䄡帷不复厌风尘。
巴山渐出云连楚,剑阁回看雪照秦。
岁晚江湖多病疏,时危裘马倦游人。
明光起草君无薄,汉主恩深侍从臣。
【注释】
归去:回到故乡。嘉陵江:指长江流经四川北部的嘉陵江段,今称嘉陵江。䄡帷:帷帐。风尘:喻战乱之苦。巴山:即蜀中山脉,在四川东部和中部一带。连楚:指巴山绵延到楚国之地。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回看:远望。雪照秦:指剑阁北侧的秦岭积雪如剑,反射阳光照耀着秦国故地。岁晚:一年将尽。江湖:泛指水边或水乡地区,这里指代朝廷所在地。疏:疏远。时危:国家有危机。裘马:穿着皮衣、骑着骏马。时危裘马倦游人:指因国家有危机而不愿出外远游的人。明光: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帝。草奏:起草公文。君无薄:您不要过于推辞(指您应该为皇帝起草诏书)。汉主:指汉武帝。恩深:皇帝对您的恩惠深厚。
【赏析】
公元712年(唐玄宗先天元年),李白离开长安前往成都,途经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时,当地谯郡(治所即今安徽亳州市)太守李阳冰为他写了一首《上安州裴长史书》。不久,李白又由成都返回长安,路过梓州,重读此信,感慨万千,于是作此诗以答谢。全诗四十六句,前四句写送别,后八句抒己怀。
首联“归去嘉陵江上春,䄡帷不复厌风尘”,意思是说:我即将离去,重返那嘉陵江畔的春天,告别了这令人厌恶的战乱。这句是写诗人要离开成都,返回故乡,远离战乱。
颔联“巴山渐出云连楚,剑阁回看雪照秦”的意思是:渐渐地,巴山从云雾中露出来了;远望剑阁,只见皑皑白雪覆盖着秦关,映照着它的影子。这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后登高远望,想象朋友经过的路线。
颈联“岁晚江湖多病疏,时危裘马倦游人”的意思是:到了岁末,漂泊江湖之人更加感到孤独;由于国家有难,所以人们也懒得远游。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居官场,但却常常忧心忡忡,不能像那些志士仁人那样积极入世,建功立业。
尾联“明光起草君无薄,汉主恩深侍从臣”的意思是:皇上恩泽深厚,你作为侍从之臣,应当尽力效忠,为皇上起草诏书。这是诗人对李阳冰的劝勉与期待,希望他能忠于职守。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仕途感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