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如浮云,闲踪本无着。
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
瑾师了空相,偶地得馀乐。
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
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
偶地居为瑾师赋
有生如浮云,闲踪本无着。
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
瑾师了空相,偶地得馀乐。
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
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
注释:
偶地居为瑾师赋:在偶然的地方居住,被瑾师赋诗。
有生如浮云,闲踪本无着:有的生命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飘浮不定,自由地游荡没有固定的归宿。
出门随所之,去住安可托:走出门之后,去哪里都可以,但是如何去住却无法把握。
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我们都是短暂生命的过客。
瑾师了空相,偶地得馀乐:瑾师看破一切空相,在这偶然的地方找到了心灵的快乐。
去岁辞东州,今晨往南郭:去年离开了东州这个地方,今天早晨又去了南郭。
山褐秋风凉,林钟暮烟薄:山上的褐色树叶已经变黄,黄昏时分的山林中只有淡淡的烟雾。
何处觅禅栖,孤筇遍前壑:在哪里寻找宁静的禅修之地,我独自拿着一根竹杖走过前面的山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偶然的地方居住时,被瑾师赋诗的情景。诗人以“有生如浮云”开篇,描绘了生命的本质——像天上的云一样飘浮不定,自由而没有固定的归宿。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走出门之后,去哪里都可以,但是如何去住却无法把握。然后诗人以“茫茫三界内,百年同旅泊”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认为我们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都是短暂生命的过客。
然后诗人提到被瑾师看破一切空相,在这偶然的地方找到了心灵的快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豁达和释然的态度。最后诗人提到了去年离开东州、今年早晨又去了南郭的情景,以及自己在山中独自行走的经历。这里的“孤筇遍前壑”,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自行走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