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庭坐虚寂,月出青松林。
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
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

虚亭秋月为实上人作

幽庭坐虚寂,月出青松林。

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

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

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

浩歌《秋水篇》,聊续寒山吟。

注释:

  • 虚亭:虚设的亭子,指代一个虚构的地方。
  • 秋月:秋天的月亮。
  • 坐虚寂:坐在空寂的地方思考。
  • 青松林:绿色的松树树林。
  • 流光:流动的时间或光线。
  • 禅户:禅宗中的门户,这里指佛教修行的门径。
  • 凉思:凉爽的思绪。
  • 六根:佛教术语,指眼、耳、鼻、舌、身(身体)和意识六种感官功能。
  • 着有想:执着于某种想法或观念。
  • 快:快乐。
  • 浩歌:《秋水篇》即《秋水》,是一篇著名的道家作品,这里指代庄子的哲学思想。
  • 寒山吟:模仿寒山和尚的吟诵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虚亭中静坐,观赏着明亮的月光洒在青松林中。通过“流光入禅户,凉思满衣襟”这两句,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凉,以及他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诗句“六根净无垢,万境亦消沈”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洞察,他认为只有达到心灵的纯净,才能超越世俗的境界,让一切纷扰都变得微不足道。这里的“荡兹着有想”,意味着放下那些执着的念头,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

最后两句“荡兹着有想,快我遗世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脱境界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歌唱《秋水篇》,来延续自己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实践,同时也表达出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