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注释】
沙岭:山名。在今河北正定西北。
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吹。
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
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
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
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
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
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
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
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对平定边疆的渴望和对安定天下的志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壮阔,风格雄浑刚健,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的艺术成就。
开头两句“平沙浩茫茫,积岭长风”点明题旨。这两句以“浩茫茫”、“长风”描绘边塞景象。“平沙”写出了边塞辽阔无际;“积岭”则写出了地势的高峻。两句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使人感到一股苍茫悲壮的气氛笼罩着整个画面。接着两句“射目星炯炯,扬飙烟霏霏”,“射目星”与“扬飙烟”都是描写风势的。“炯炯”形容星星明亮,“霏霏”形容烟云弥漫。这两句把风势、星光、烟雾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种狂风暴雨般的气势。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这两句进一步描写边地风光。“高阜”指高地或土丘;“南崖”即南边的山崖。这二句既写了地势的险要,也暗示了战争的频繁。这种写法使读者仿佛看到战火纷飞的景象。
“自从出关来,几日才及兹。”这句承上启下。“出关”指从长安出发到边关。“兹”指这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以下十句都是写边塞生活的情景和将士们英勇善战的形象。“四出环城郭,到处长相随”写的是边塞的地理环境,突出了其险要之势。“险阻自天设,从古已如斯。”意思是说,这些险阻是由上天安排的,自古以来就如此。“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岭陲。镇卫列两戍,士卒雄虎貔。”这几句描写了边塞的军事布防情况。“白登”在今河北柏乡县北,汉高祖曾败于其下;“狐岭”在今山西代县东北,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两句用典,表明了边关的险要形势和军事上的严密布防。
“连营坚守备,敌人焉敢窥。”这两句是写守军戒备森严,敌军不敢侵犯。“圣心犹未宁,秋巡动六师。”这四句表达了朝廷对战事的关注和支持。“岂惟振威武,实欲安黔黎。”“黔黎”是指百姓。这两句说平定边事不仅仅是为了振作军威,而是为了安抚百姓。最后两句“熊罴尽奋发,白日雷电飞。”“熊罴”指勇士。《诗经·小雅·皇矣》:“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熊罴尽奋发”比喻将士们都英勇奋战。这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豪勇精神。“独惭剑术疏,报恩将奚为。”“剑术疏”指武艺不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虽然勇猛但武艺不精的遗憾情绪。整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平定边疆、安定天下的渴望和抱负。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豪迈激昂的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