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
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
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
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
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
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
深衷岂念此,但感别日长。
相彼水中凫,羽翼同翱翔。
风波一失所,望望徒心伤。
【注释】
- 朝出:清晨。承明庐:汉代皇宫,在长安城东门外。2. 驾言:驾车前行。还故乡:指回到家乡。3. 当门:面对家门。结:系,系着。旌旆(jùn huì):古代帝王仪仗中的旗幡。4. 观者:旁观者。倍生光:加倍感到光荣。5. 故人欣再见:老朋友又见到。6. 眷眷:依依不舍的样子。7. 举觞:举起酒杯。8. 周官十二牧:周代的十二个地方长官。9. 职贡:向皇帝献上特产。10. 持子:抚养子女。夙夜心:日夜操劳的心。11. 坐致:使……得到。12. 深衷:深远的心意。念此:念念不忘这件事。13. 相彼:相与。凫(fú):野鸭。14. 波风:波浪。一失所:失去了归宿。15. 望望:眺望。徒心伤:空自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淳熙十六年(1189)春初时写的一首五古诗,诗人刘克庄当时任浙西提举。绍兴为越州,今属浙江。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故去后,久别重逢的感慨,并借景抒怀之作。
开头二句“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写诗人清晨辞别朝廷,回到了故乡。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承明庐是指东汉时期的太学。据《后汉书·蔡邕传》,蔡邕被罢官回家乡陈留郡,途经承明庐时,曾作《饮马长城窟行》。“驾言”即驾车前行的意思。诗人用“朝出”表明他早晨离开京城,用“驾言”表明他告别朝廷,回到家乡。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一大早就离开了京城,一路驱车返回自己的故乡去了。
中间四句“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写诗人回到家乡,受到人们围观和称赞的情景。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之际刘邦率军进入关中,项羽闻讯大怒,派黥布领兵攻打函谷关,刘邦从武关、陕津逃回,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项伯见刘邦有难,便将刘邦送出,临别时,项伯送给他一件帛衣,并告诫道:“吾闻沛公慢而易敌,可诈自称‘沛公’。”刘邦依计而行,称“沛公”。这里用这个典故来说明诗人在家乡受到人们的欢迎。
下面四句“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写诗人与旧友久别重逢,彼此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最后六句“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写诗人回到家乡,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感激涕零,向人们敬酒,歌颂皇帝的功德,同时表示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以叙事为主,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