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壑凝黛色,寒溪漾澄流。
眷昔阳谏议,韬光此夷犹。
贤声彻黼座,徵诏来林丘。
遂辞鹿豕群,去与鹓鹭游。
谓公当謇謇,而公但悠悠。
青蝇忽止藩,贤相投荒陬。
公乃叩阁争,累疏不自休。
精忠贯皎日,劲气凌清秋。
白麻不果降,憸佞恚且羞。
公殁数百载,士风日以偷。
旖旎荃与蕙,兹焉化为茅。
朝阳无鸣凤,立仗多骅骝。
思公不可见,怅然抱孤忧。
【注释】
晋阳:今山西太原市。怀阳谏议:指张说。
晴壑凝黛色:晴空的山壑凝聚着青色。
寒溪漾澄流:寒冷的溪水漾起清波。
眷昔阳谏议:怀念昔日的阳(即张)谏议。
韬光:隐藏光芒、锋芒。
贤声:贤良的声誉。
黼座:帝王坐朝时绣有斧形图案的宝座,借指帝王。
鹿豕群:指朝廷中的小人。
鹓鹭游:指朝廷上的贤能人士。
谓公当謇謇:认为你应当正直刚毅。
憸佞:奸佞。
劲气凌清秋:指正气凛然,如凌冬之劲风。
白麻不果降:指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憸佞:奸佞。
投荒陬:被贬放逐到边远荒僻的地方。
叩阁争:上书力争。
累疏不自休:多次上奏请求。
精忠贯皎日:指他的忠诚像明亮的太阳一样。
劲气凌清秋:形容他的气节坚贞不屈,如同秋风一般凌厉。
白麻未果降:指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憸佞恚且羞:奸佞之徒愤怒又羞愧。
公殁数百载:张说去世已经几百年了。
士风日以偷:士人风气一天比一天堕落。
旖旎荃与蕙:指美好的花草。
兹焉化为茅:这里指美好的东西变成了野草。
朝阳无鸣凤:比喻朝廷中没有杰出的人才或贤才不再出现。
立仗多骅骝:形容朝廷仪仗队的马匹很多都是骏马。
思君不可见:思念他却不能见到。
抱孤忧:抱着孤独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为张说《怀阳谏议》组诗的第六首。全诗通过描写张说一生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贤才被排挤、遭贬谪的深切同情和感慨,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贤才被埋没的现象。
第一句“晴壑凝黛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晴朗的天空下,山壑间云雾缭绕,仿佛凝聚了青色。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壑间的云雾比喻为青色,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山间的景色。
接下来的“寒溪漾澄流”则进一步展现了山间溪水的清澈,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眷昔阳谏议”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张说这位贤良之士的怀念之情。张说在历史上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曾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韬光此夷犹”一句,则描述了张说曾经隐藏自己的才华,不愿轻易显露自己的观点和才能。这体现了张说的谦逊和低调,也反映出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淡薄。
“贤声彻黼座”、“征诏来林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张说在朝中的地位和声望如何显赫,以及他是如何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张说才华的赞美和敬仰。
“遂辞鹿豕群,去与鹓鹭游”两句,则描绘了张说离开朝廷,选择与一群贤能之士共事的情景。这既表达了张说对官场的厌倦,也反映出他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接下来的“谓公当謇謇,而公但悠悠”一句,则是对张说性格特点的描述,指出他虽然志向高远,但最终却选择了平庸的道路,未能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这既是对张说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所有追求理想但未能实现的人们的共鸣。
“青蝇忽止藩”一句,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青蝇比喻为小人,表示小人的诽谤和陷害让贤良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那些陷害他人的人的谴责。
“公乃叩阁争”两句,描绘出张说不畏强权,敢于向皇帝提出自己意见的行为。这既是对张说的赞扬,也反映了作者对正直、敢言的精神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人物、历史事件等元素,展现了张说一生的坎坷经历和政治生涯的辉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贤才被埋没、政治腐败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