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皆有殁,此语真不虚。
伊人亦云逝,精爽今何如。
少时壮且厉,委怀在琴书。
误落尘网中,暂与园田疏。
园田日梦想,息驾归闲居。
长吟掩柴门,栖迟固多娱。
翳然乘化去,壑舟无须臾。
寒华徒自荣,深谷久应芜。
荒草何茫茫,时时见废墟。
人生无根蒂,终当归空无。
念此怀悲悽,言尽意不舒。
【注释】
集:这里指收集。渊明句:指陶渊明《拟挽歌辞》中的“古来圣贤皆湮灭,惟有留名万古垂。”
此:此处。
真不虚:真的不是虚假的。
伊人:此人,指处士吴某。
精爽:精神,魂魄。
委怀:委弃心思。琴书:琴棋书画。
尘网:尘世之网。
园田日梦想:每日都在想象着田园生活。
息驾:停车休息。
翳然乘化去:忽然间随顺天地变化而去。翳然,无影无踪的样子。乘化,即随化,顺应自然而逝。
壑舟:空船,比喻随顺自然而逝。壑,深谷。须臾,片刻。
寒华:指草木花叶在严冬时节凋零枯黄。荣:开花繁茂。
深谷:山谷幽深之处。芜:杂草。
荒草:野草。何茫茫:多么广阔无边。
终当归空无:最终归于虚无。
念此:想到这些事。
悲悽:悲伤凄切。
言尽意不舒:话虽说完,但心里的悲哀无法舒解。言,说出、说出话。
【赏析】
《集渊明句挽吴处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共八句四十字,每句五字,韵脚为“鱼”、“虞”二平声韵。首四句写处士生前的风采;次四句追忆处士逝世的情况;末四句抒发对处士的哀悼之情。
开头二句,以陶渊明《拟挽歌辞》中的“古来圣贤皆湮灭”开篇,强调了生者无常和生死轮回的事实。《诗经·大雅·荡》有云:“于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圣贤英杰都消逝了,只有留下姓名才能流芳百世。
接着二句用“真不虚”三字,点明了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是确实无误的,从而进一步肯定了自己前面的观点。
“伊人亦云逝”以下六句,是对处士生前生活的回顾。前四句回忆处士少年时代就很有志向,壮年时才思敏捷,精力旺盛,专心致力于琴棋书画等文化事业上。后四句则追忆处士不幸早逝,其精魂尚存,而今却已随同尘世而去了。
“园田日梦想”至“壑舟无须臾”八句,写处士逝世后的境况。这六句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处士去世以后的情形。其中“园林日梦想”一句,暗喻处士生前酷好田园生活,死后依然如故。“长吟掩柴门”,则是说处士死后,他的门徒常常到他墓前凭吊他的作品,并长长吟咏。“栖迟固多娱”,“栖迟”,安居、闲居。“多娱”,多种娱乐。这句意思是说,处士虽然死了,但他的门徒们仍可在他的遗像前吟诵诗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至于“翳然乘化去”、“壑舟无须臾”,则描绘出处士随顺自然而逝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生死的看法。
“寒华徒自荣”以下四句,写处士死后不久就随顺大自然而逝去了,而那一片荒草也显得更加茂盛了。“荒草何茫茫”四句,是说那荒野上的野草长得又高又广,无边无际,而那废墟也随处可见,到处可见。
最后四句,写对处士的深切悼念。前两句直抒胸臆,说人生没有根基,终究会归于虚无。“念此怀悲悽”四句是说,想到这些事,心中感到悲痛难忍。“言尽意不舒”是说话虽说完了,但心中的悲痛却难以解脱。
整首诗以陶渊明的诗句为引子,通过追忆与描写处士的生活,抒发了对他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死无常、一切归空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