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谓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壁下已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留余祝州,余以未得见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馀多旷地,楼阁俱倾颓矣。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而上下雍雍,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亦必大施觞政。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至府学前之曲江楼,昔张九龄为长史时,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城上又有雄楚搂,五代时高氏所建。规模雄峻,极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浆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即关壮缪帅府,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小湖上,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昔庾信遇侯景之乱,遁归江陵,居宋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
浮生六记 · 卷四 · 浪游记快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水经谓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壁下已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留余祝州,余以未得见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馀多旷地,楼阁俱倾颓矣。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而上下雍雍,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亦必大施觞政。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至府学前之曲江楼,昔张九龄为长史时,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城上又有雄楚搂,五代时高氏所建。规模雄峻,极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浆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即关壮缪帅府,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小湖上,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昔庾信遇侯景之乱,遁归江陵,居宋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译文: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称蛇山。楼有三层,飞檐画栋,依城而立,面临汉江,与汉阳的晴川阁遥遥相对。我和琢堂冒着大雪登上了这座楼。我俯瞰长江上空,看到雪花纷飞如同琼花在翩翩起舞,遥指远处银装素裹的山峰和玉石般的树林,仿佛置身于仙境。江面上来往的小船上,人们来回穿梭,如同波涛中的落叶。壁上题咏很多,无法一一记忆,但记得楹联中有云:“什么时候黄鹤能再来,咱们一起倒金樽,浇灌那洲渚上的千年芳草;只听见白云飞去,又有谁能吹响玉笛,落在江城的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矗立于江岸之上,坚如磐石。石质呈红色,因此而得名。根据《水经注》记载,这里叫做赤鼻山,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经游览此地并作诗两篇,将其称为吴魏交战的地点,但并非如此。赤壁之下已经变成了陆地,上面建有两座古亭子。
这一年的十一月抵达荆州。琢堂得到晋升为潼关观察使的消息,留在了祝州,我因为未能见到四川的山水美景而感到惆怅。当时琢堂进入四川,而哲嗣敦夫的家属以及蔡子琴、席芝堂都留在了荆州,居住在荆州城的刘氏废弃园林之中。我记得这个厅的名字叫做“紫藤红树山房”。庭院四周用石栏杆围住,挖了一个面积一亩大小的水池;池中建了一个亭子,设有石桥连接。亭子后面筑有土垒石,杂草丛生;其余地方有很多空旷的土地,楼阁都已倾倒。客人闲暇无事时,有的吟诗作乐,有的大声呼喊,有的外出游玩,有的聚在一起聊天。年末虽然生活费用不充足,但大家依然和睦相处,典当衣物换取酒喝,并且还设置锣鼓敲击庆祝。每到晚上必须举行宴会,每次宴请都必须由我来招待。遇到窘迫的时候,只有用四两烧刀子来招待客人,我也一定大方地摆开酒筵。遇到来自同乡蔡姓的人,他是蔡子琴和蔡子瑜(字叙宗系)的族人,就邀请他作为导游去参观名胜古迹。到了府学前的曲江楼,那里过去是唐代诗人张九龄任长史时的所在地,他在那里赋诗一首。城墙上还有一座雄楚楼(也称雄楚搂),五代时期被高家所建。雄伟壮观,放眼望去可达数百里。沿着城墙旁的水边,种植了大量杨柳树,小船在水中划桨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就是关羽的帅府旧址,大门内有一个青石断马槽,据传这就是三国时期关羽的坐骑赤兔马的食槽。我去访问罗含的住宅在城西的一个小湖上,但没有找到。又去拜访宋玉的旧宅在城北。过去庾信遭遇侯景之乱逃亡到江陵后,就住在宋玉的家中,后来改作酒馆。现在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识别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浮生六记》中的一个部分,记录了作者沈复在游历各地的经历。其中描述了黄鹤楼和赤壁等著名景点的壮丽景色及其背后的传说故事。诗中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的描述和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此外,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热爱以及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